我相信一件事:比宇宙浩瀚无垠、难以捉摸的是人的思维空间。
人类思维的无限可能,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重要特质。
我们的大脑是思维的加工场所,不是乱堆乱放的库房,所以重要的思维在大脑中一旦形成,需要系统地梳理出来。整理思维的过程就是个去芜存菁的过程,这方面怎么做很多专家、砖家都研究过了,所以我在这里只是作个补充——补充我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这就是第五法则。
第五法则:思维结果要符合社会规范
名词
什么是社会规范?它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源于人们共同生产、生活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它包含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团章程等,有的成文,有的不成文。
分析
由于我们已经做了极其充分的大脑总动员,思路完全打开了,难免就会有异想天开的成分,产生的一些思维成果可能已经超出了现代社会规范。
我们要明白,思维活动虽然属于意识形态的事情,但它最终还是要显现到社会实际当中的,否则就是仅仅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胡思乱想。而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一整套的社会规范。作为社会人,我们的各种行为与所处的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就有个是不是符合的问题。
我说符合,并不是指僵化地去服从,而是指有机匹配所处的社会规范框架。思维活动所产生的东西,如果与基本的社会规范体系有大的冲突,比如突破了医师道德准则,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突破社会科学道德规范,泄露被调查人的隐私以谋取私利,那么这种思维的结果务必要摒弃,必须摒弃!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以我把第五法则形容为思维的“安全阀”。
疑问
你可能会问,社会上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我不能想办法打抱不平吗?我实话告诉你,思维的意义就在于用积极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只要按你的想法做出来的行为积极有效,当然是好想法,否则要是危险的想法,做出来对社会副作用很大的话,还是把这种思维排除吧。
你可能还会忿然说道,对于贪官污吏,应该全部杀头呀,这些想法我不能有吗?我来回答你,古今中外,还没有哪个社会是完美无暇的,对于社会问题,你大可以提出好的解决之道,但是,一味的杀戮并不是当代社会的做法,国外也不采取这办法,用好的制度设计和铁的纪律才是王道。
你可能仍会疑惑,历史课和政治课不是说,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就要变革甚至革命吗,那不就完全超出所处时代的社会规范了吗?我要说,别较真,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关系真的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当然会生发激烈的变革乃至流血革命的思想,但我这里是对着21世纪的读者朋友谈的!我们所处的时代,生产力高速发展,生产关系一直努力地改进以适应这种高速发展,这不是当代的现实吗?二者基本是适应的,对于不够适应的地方,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想方设法改进。
所以这里有个推论:整理思维,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方面的整理和价值方面的判断。从技术角度谈论思维整理的很多,我这里论及的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整理我们的思维。两者都是必要的。
思维能放能收,方为智慧达人。
方法
1.一定要在思维活动结束之后进行!一边努力扩展着思维,一边不断进行价值判断,会使得思维活动断断续续。
2.思维活动非常活跃时要及时画出脑图(思维导图)(有关脑图的内容在后面法则中详述),为思维活动结束后的整理打下基础。
3.利用脑图,结合社会规范进行价值判断,不合时宜的坚决从图中排除出去。
4.忘掉被价值判断所排除的那些内容,专注于保留下的思维内容。
技术上的思维整理也要同步进行哦!不过它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下回我们关注思维中的顿悟和渐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