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天 行胜于言
推荐你读: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讷于言”,指说得少,不太会说话;“敏于行”,指行动快,执行力强,做事高效。孔子每天都在说话。他周围那么多学生,天天找他请教,他每天都在输出知识和观点。所以,孔子也可能是在提醒自己:“我希望自己也能够讷于言而敏于行。”
清华大学的广场上有一个日晷,日晷上刻着四个字:“行胜于言”。行胜于言是清华的校风。我们要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实干精神。宋朝末期的时候,很多人批评宋儒,说他们不做实事,只是标榜自己忠君爱国。有一句话叫“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觉得自己很爱国,自我感动,但是对国家没什么贡献,每天只是把手笼在袖子里,谈论类似心性之类的观点,到国家危难之际,就跟着国家一起灭亡。
这类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当然不坏,但他们为国家做贡献了吗?他们连生命都愿意献给国家,却没有为国家“起而行之”,只是坐而论道。空谈之人误事,所以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