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不仅需要钱,更需要儿女的陪伴和呵护,前者容易后者难

从小在我心目中,爸跟我叔对我爷爷奶奶都特别孝顺。

那时候,我家还没有进城,在乡下。二叔小叔有工作,住在城里。

他们不是经常回家,每月都会轮流给爷爷奶奶养老钱。

从我记事起,奶奶的身体不太好。稍微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每个月小叔都会买好多药回来,严重时要请医生到家里来给输液。

虽然在老家,我们跟爷爷奶奶是分开住,但所有的重活都是我爸全包。

爸爸所有事情都顺着爷爷奶奶,有啥好吃的首先就拿他们。

我爸爸也经常对我们说:“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不要惹他们生气,尽量顺着他们。”

受爸爸妈妈的感染,我也喜欢帮爷爷奶奶干活,从13岁起,就开始帮爷爷跳水(那时候的乡下山区都是共用一口井);帮奶奶背牛草,割猪草。

上学省吃俭用的零花钱节省下来帮奶奶买保暖袜,保暖鞋。我奶奶没赶过集,所以头发都是自己摸着剪,我也经常帮着剪。

在那些年代,在我们村,我爷爷奶奶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要钱有钱用,家里还有孝顺儿子帮忙干活。都是十里八乡大名远扬的幸福老人。

随着我们家搬到城里,再后来奶奶的离世,老家只剩下爷爷一个人。

没办法,只有把爷爷也接到城里,进了养老院。

养老院里虽然老人多,毕竟那地方没有自己的亲人,始终不会有归属感。

每次去养老院看爷爷的时候,能感觉到爷爷的落寞。总是独自一人坐在养老院的长条椅上呆呆的望着远方。

有一次,爷爷打电话给爸爸说,让带他回老家一趟。刚好爸爸那几天忙,就说过两天再带他回。

没想到,爷爷一个人背着包回去了。到了老家才打电话告诉爸爸,把我们担心的。

呆了两天就赶紧要回来,刚好一回来就开始乱说,送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老年痴呆。

有可能是感觉到了什么,怕以后不能回去了,先回老家看一眼。

一年多了,直到现在,谁都不认识。每次回去,先去看望他老人家。

去一次,难受一次。房间的一股尿味熏得人不敢呼吸,胡子拉碴;脸上翘的干屑,眼角的大块眼屎,感觉很久没洗脸了一样。

两耳朵是厚厚的垢;那一件厚棉衣也不知道穿了多久了,黑得油亮油亮的,发出一股汗臭;还沾着一片一片的饭渣,扣子就剩了两颗了,所以用绳子在腰间系着。

不由得鼻子发酸,两眼模糊。

我一直觉得我爸他们蛮孝顺的,为啥会把我爷爷照顾成这样?不敢过多指责埋怨。

以前见过邻居家的子孙不孝顺,总会鄙视,总会想:我们家的人以后肯定不会像这样。

可轮到我们家了,为啥感觉也和别人家没区别?在我印象中,非常孝顺的爸爸,也成了他以前口中的不孝之子。

难道那句老话真的这么灵验:久病床前无孝子?

不停地想这个问题,也许我真的该放下我的偏执。

爷爷马上90岁了,我回西安之前,特意花时间帮爷爷挑了一件性价比特别高的羽绒服。

买之前,爸爸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让我不要买,说浪费钱。说我爷爷情况越来越不好了,怕买来穿不了几天。

我没听,哪怕穿一两天,也是爷爷生前享受到了。

我把衣服拿出来给爸爸看,边看边说:“这件衣服好看,质量也蛮好。”

我让爸爸试了下,刚好合适,看得出她很想要。给我说:“那就到下半年再给你爷爷穿。”

我可等不了下半年,我直接就给爷爷换上,90岁了,享受一天是一天。我看我爸那脸上挂满可惜的表情,不仅感叹一声(偷笑)。

这里不是说我爸不孝,我是觉得人到老年都跟孩子一样可爱!

也许,我应该放宽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绝大多数人还是孝顺自己父母的,要做到尽善尽美,有可能真的很难,我以后到了这一步也未必能做到陪伴与呵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