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孟全名叫孟SW,是我的高中同学。他个子不高,身材敦实,脸色略显苍白,眉眼五官很不出奇,但是凑在一起却显出一副佛相,似乎永远穿着同一件衣服。
我们是高一开学一个月后文理分科才到了一个班的,当然,那时的他还是小孟。记不清是因为当时入班成绩好还是别的原因,他成为了我们班的班长。班里事无巨细,他都要操心,给人印象总是行色匆匆的样子。特别是他的一个举措,至今都让同学们一谈起就会肃然起敬。
那时,班里的同学们大多来自农村,英语基础差。发现了这个问题后,他主动跟班主任要求要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补习英语。就这样在他当班长的那一年里每天下午的活动时间雷打不动地成为了他助人为乐学雷锋的时间。坚持了一年后,由于他在班级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太多,而直接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班主任老师为了他的前途考虑,高二那年我们班换了班长。
虽然不再当班长了,但他乐于助人的精神却一直在。同学们经常能看到他帮助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帮室友打饭,以及帮同桌补课之类的事。
高中的后两年,不知什么缘故,他的成绩一直也没赶上来,所以高考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
再见到他是三年后了,那时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母校去任教,我和另一位单身老师住在教导处隔壁的一个宿舍里。有一天,他突然到访,我有点出乎意料。当时我们宿舍的布局是,一间屋靠里面是炕,外面是我们三个老师的办公桌,中间空余的地方放着我和另一位老师的自行车。我忙着招呼他坐,我本来想着他要么在我办公桌旁边的椅子上坐,要么在炕沿边坐坐,结果他怎么都不坐,而是蹲在了炕沿脚底。我非常的尴尬,尤其是看见宿舍里的其他老师用疑惑不解的眼神看着他。后来他看见我们要去上课了,才起身走了。
尽管我们是三年的同学,但说实话,那一刻我发现我竟一点也不了解他,所以对他的某些举动也无法理解。
还有一次,好像是我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吧,我婆婆和村里的一个邻居老太太突然来我家,也没说有什么事,竟然破天荒地在我家还吃了顿午饭才离开。因为我们两口子工作忙,再加上照顾孩子,所以亲戚们一般不来我家做客,都是有事说事,没事走人,所以婆婆的这一举动令我很是狐疑,尤其是还领着个外人。几年后,重提旧事,老公才告诉我说,婆婆是听老孟说我们俩离婚了,上来打探虚实的。这是从何说起的呢?由此老孟在我的心目中更成了一团迷雾。
之后的二十多年,我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从偶尔听到的一星半点的消息,我知道他过的并不好,只是人到中年,被事业家庭搞得心力交瘁,根本无暇去顾及他人。
再一次见到他是二零一三年春节期间我们高中同学聚会上,二十多年没见了,我惊讶地发现他竟一点都没老,他依然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包括穿着。看来他属于那种二十岁跟四十岁看不出多大差别的男人。同学们将近三十年没见了,都兴奋地跟这个谈谈,跟那个笑笑的,而他总是默默地关注着大家,不时地给这个递个桔子,给那个倒杯水的,似乎这些才是他应该做的。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那次聚会结束前,他找到个机会跟我攀谈了一会儿,我也趁机把埋藏心中快三十年的另一个疑惑向他作了求证,至于他说我离婚的事,因为不是事实,我也没放在心上。
当年高中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互赠照片作为留念,他没有把自己的照片给我,而是把另一个男同学的照片给了我,我当时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只说让我拿着就行了,别的什么也没说。
巧合的是,那位男同学现在是我的老公,而当时的我们除了是同学,一句话都没说过。这么多年我心里一直在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一次我问他,他说我觉得你俩合适。他难道是月老下凡?还是会未卜先知?尽管从他口中得到了答案,但我对这个答案有疑惑。
那次同学聚会之后,他开始频繁的进入我们的视野,每次有同学的孩子办喜事,总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前年夏初,跟他同村的一个女同学嫁女,我们好多同学都去捧场。饭毕,他热情地带着大家在他们村的一个有钱人家新盖的庄园里转了半天,让我们在乡野山村享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景致。
我们离开的时候,我提出要不要去他家看看,没想到他一下子涨红了脸,忙着阻拦。本来我只是出于礼貌,随口一说,见他反应那么大,我们也只好顺水推舟说下次再说。
在回的路上,搭乘我们车的同学才透露:老孟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名义上曾讨过一个媳妇,只是这个女子是人贩子从四川贵州那面骗过来的,人贩子拿着钱走了之后,老孟看着哭哭啼啼的女子,最终还是善良占了上风。第二天早上他领着女子去火车站给她买了回家的车票,把她送走了。
他的家庭本来就不宽裕,又经这一折腾,更是雪上加霜。他的母亲没几年就病故了。父亲年老体弱,弟弟又因伤致残,抱养的妹妹先天就有精神疾病。整个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他的肩上,而他为了照顾好一家人,又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靠种地勉强维持一大家人的生活。
在得知了他的境况后,我们都唏嘘不已,希望能帮助到他。但他的自尊自爱让他一次次地拒绝了我们的帮助。老公曾几次给他找了待遇挺好又不太劳累的活儿,给他打电话让他去,他总说村里有好多地需要种,走不开。还有,同学们再有办喜事的,让他不用上礼,人去就行,可他每次都跟别人上一样的礼。
还有一次,有个同学儿子结婚,喜宴就设在我家附近的饭店。饭后我邀同学们到我家歇歇,已经到我家门口了,别的同学都进去了,唯有他站在门外不动弹,我当时第一感觉是他可能嫌换拖鞋麻烦,所以我说不用换了,直接进吧。他仍然站着不动,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再说别的同学已经进来了,我总得招待吧。于是我说,你要是心疼老同学打扫家劳累,你就换;你不想换就别换,来也来了总得进家了吧。他这才换了拖鞋进来。
我们一群人在沙发上,椅子上坐定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聊开了。这时,一位大姐级别的同学注意到老孟的棉衣肘部开了个口子,她要我找出针线,又力劝他脱下棉衣,给他缝补起衣服来。看着她娴熟的缝纫手法,一伙同学开始调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看着他脸上那佛系的微笑,我突然有点心酸。我找出儿子的一件八成新的羽绒服让他换上,他说什么也不要,后来走的时候还是别的同学给拿走的,我想他终究还是不想接受任何形式的施舍的。
这就是我眼中曾经的小孟,如今的老孟,除了他的善良和自尊,我始终读不懂的一个人。只愿余生他能得到命运的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