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题记
—不知从何时起,初登讲台时的满腔热情,在岁月的河流里已经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备课、上课、一次次的考试、改卷,评析,一次次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琐事,一次次的思想教育。日子平静的不起任何涟漪,曾经的棱角就这样被磨得不留痕迹。职业倦怠也趁虚而入,生活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可就在这时,一丝光亮穿透层层迷雾,照进了我的心灵。从此,我的生活走向多姿多彩。
初遇青椒
去年开学,教育局下发文件,教师参加cctalk网络培训,每周三、周六的晚上7点到8点听课学习。我的心中充满了抵触情绪,cctalk是什么?还要在手机上下载,真是麻烦。晚上7点到8点,下班了还不让人休息,太能折腾老师了。就这样,我带着满腹的牢骚,开始了我的青椒学习之旅。
相识青椒
3月14日汤敏老师《面对未来,我们该怎么办?》这一专题,给我们介绍了信息网络时代的教育应该做着什么,以及怎么做。面对信心网络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拥抱新生事物,探索用互联网推动身处的乡村教育发生改变,缩小教育差距。
3月21日晚,檀传宝教授《真幸福与中国教育之改变》一个中,介绍了幸福的奥秘公式是什么,教育如何为儿童美好生活做准备,对幸福的定义又会给教师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启蒙文》中给幸福的定义是:幸福是人的精神意识对自我进行觉知时的满意状态。“追求幸福”则是实现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个必经之路。在课堂中,老师指出了对于学生和老师的幸福定义。1.对于学生来说,幸福就是合乎道德的教学。老师应该帮助(而非“给予”)孩子形成自己的梦想(人生、学习);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真实的学习动机。让课业不再成为负担,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成就感。2.对于教师来说,幸福就是合乎道德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体味“为己之学”,提升职业的成就动机。不断修养自身的职业道德,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3月28日,张华军教授的《教师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也给我较大的启示。在课上,老师讲了在自我认识中建立“我”和世界的关系;向未来开放的教师;教师叙事探究中的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教师敏感性:发现和回应学生的内心生活。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小建议:1.智性生活:阅读、阅读、阅读。2.寻找、建立、进入学习共同体,和志同道合者共同探究。3.把自我成长作为一生的功课,在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一系列名家的网络课带给了我对教育的全新认识,由抱怨到逐渐习惯,感谢青椒,为倦怠的我重新注入了热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知青椒
读青椒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作为一名老师的真谛。每当我在教学迷茫、彷徨时,"书"就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为我排忧解难,增强我的自信心;每当我悲伤、不开心时,"书"告诉我说,悲伤和痛苦只是暂时的,只要你乐观去面对,坚强一点,其实快乐就在你的面前;每当我被家长误解时,"书"告诉我说,勇敢去走自己的路,他们会看到真实的你,不要害怕,要为自己加油加气。这为我的乡村教师之路更加精彩和美丽,感谢有你,可爱的青椒。
读青椒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从一开始的被动学习到现在的主动学习,改变真的很大,自己打心底了接受了青椒这门课程。想到刚刚开始青椒学习时,内心是很抵抗的,因为自己总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而已。不过经过了对青椒课程的学习,从真正意思上明白了开启这门课程的意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分享,真的很开心,很幸福。从那时起,我便知道: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读更多的“书”。
让教育更简单、更快乐、更公平不再是梦想,而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被青椒计划改变着,和孩子们一起又被互加计划改变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让它变成幸福的事,而我现在就感受着这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