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校内部公平的指数研究》是《中国班主任研究》这本书的第一篇,也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后一篇读后感,当然以后随着实践的深入我还会继续拿起这本书,继续写更有深度的感悟。我也常常看我书上记录的李教授给我们中国班主任研修班第二次布置作业时的期望,“多尝试、锻炼,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思考的深度,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受、实现自己的不断发展。”李教授的话我时刻记在心上,不曾忘记,但是也真的没做到,心生愧疚。
昨晚睡前看了一遍《关注学校内部公平的指数研究》,发现根本睡不着,总有一股力量拉着自己起床,起来看看才4:44,我们家的小鸟还没开始唱歌,以前都是在梦里听到它唱歌的。那就开始阅读吧!对这本专著从开始的害怕,到现在的喜爱,从开始的简单机械摘抄到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理解,成长的脚步很慢,虽然不令人满意,但是比读这本书之前的自己已经好了很多,至少把自己脑子里很多陈旧的知识和做法刷新了一边,有时候感觉自己像是换了一个脑袋。只要自己的今天你自己的昨天进步很多,就值得开心不是吗?在我教第二届学生的时候对第一届学生充满了愧疚,现在看完整本书,对第二届学生有了更深的愧疚,这可能就是成长痛吧,我想告诉他们,如果有机会你们一定会看到一个更好的汪老师。
读《关注学校内部公平的指数研究》,我关注到了这篇文章的两个方面:一、关于内容:学校内部的公平;二、关于研究: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开始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一、 关于内容:学校内部的公平
从摘要中我了解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公平的关注中心已从以资源配置为标志的“起点公平”转向以平等对待为特征的“过程公平”。作者的第一句话就是要传递一个信息:时代不同,观点也要随着时代更新,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问题了。作者认为学校内部公平最典型的表现为教师如何对待儿童,可行的分析框架是由“人际对待”包括(平等对待、差别对待、公平体验、反向指数)和“活动领域”维度(包括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班级与活动构成)。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公平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从学校外部走向学校内部,从起点公平走向过程公平,揭开教育过程公平的“黑匣子”,从而为更好地促进教育过程公平,保障每个孩子在学校日常教育中的发展权与发展机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这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探讨教育过程公平问题所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是否收到公正的对待,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句话:对所有儿童平等对待(有教无类);对不同的儿童差别对待(因材施教);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特别对待(各得其所)。
作者借鉴罗尔斯对于分配原则的优先性设定,本研究认为,学校内部公平中,平等对待优先于差别对待,差别对待优先于特别对待。换言之,只有在保障平等对待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差别对待;如果差别对待会对平等对待造成伤害,就不能施行这样的差别对待;同样,特别对待不能跨越平等对待、差别对待,必须在不伤害后两者的基础上才能施行。[1]作者对上海和合肥的两所学校22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数据分析来看,学校内部公平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但是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之间的公平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作者的研究是着眼于全国的大视野,而我只能接触到自己所在的学校,我觉得我们大部分老师能做到大部分的公平,但是对极个别特殊的学生情感的天平还是不太平衡的,可能因为传统的观念,大家都是这么对待一些特殊情况的,也可能是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因为不“特殊照顾”就很难有序、按计划的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控制班级纪律。写到这我想到了我曾经的班级,班里也有一两个“特殊的学生”,我也没有做到公平对待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直到我第一次听到李教授“全纳”的思想,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恰当合理。我想以后我再遇到这样的学生,一定尽量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各得其所”这个方向努力,在心中装着每一个大写的“人”。
二、 关于研究: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以前,对研究、对课题我一直处于很迷茫的状态,最多也只是学个形式。读了这篇文章,我问自己:从作者的表述中,我可以学习怎样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和课题?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在问题的提出中,作者向我们阐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并花了很多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国外可供借鉴的研究和国内可供借鉴的关于学校内部公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鉴于缺少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与资料搜集工具,作者确定了以下需要完成的任务:界定教育公平的内涵;建构分析框架与研制问卷;数据分析与现状考察。
(二)学校内部公平的内涵
在这部分,作者综合了罗尔斯、诺齐克、霍耐特、弗雷泽、查尔斯•泰勒、杨东平、周金燕等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对学校内部公平的看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各得其所”,并详细阐述了各种适用的情况。
(三)学校内部公平的分析框架
学校内部公平的分析框架,由“人际对待”包括(平等对待、差别对待、公平体验、反向指数)和“活动领域”维度(包括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班级与活动构成)。确定了分析维度之后,作者将评定学校内部公平指数的对象或载体具体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作者并通过对杭州、合肥、太仓几个学校的充分调研和分析将学校内部公平指数的载体界定为学校领导与管理、课程与教学、班级与活动。在学校内部公平指数分析框架的构件上,理论维度构成了纵向维度,学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构成了横向维度,形成了一个二维分析框架。
(四)问卷的编写与数据搜集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搜集所需的学校内部公平数据,将评定学校内部公平指数的对象或载体具体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问卷分为学生问卷、教师问、家长问卷,力求做到相互印证,为了确保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每份问卷的题目都有3-5名研究人员审定,并在上海某学校初步试测,发现问题及时修订,最后邀请5名专家进行审核与修订。
在数据的搜集中,本研究坚持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策略,在全国进行区域抽样,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抽样,在区域内分农村和城市抽取,在学校内分不同年级抽样。为了方便统计,采用网络电子问卷的方式,并在搜集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五、研究数据
在研究数据环节,首先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其次是研究数据,研究数据根据学校内部公平分析框架展开。
六、结论和讨论
学校内部分析框架,纵向维度包括平等对待、差别对待、公平体验与反向指数,横向维度包括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班级与活动。分别来自东部(上海市)与中部(合肥市)2所学校22个班级的数据说明,学校内部公平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但是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之间的公平状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最后,研究者分析了本数据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情况,以及之前每个环节需要考虑的特殊情况,都体现了研究者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认真的梳理了一遍研究的过程,收获非常大,了解了研究的步骤和科学的研究精神,一改往日我自己对研究的看法和态度,以前我以为做课题只是为了交个差事,或者是好评职称,但是现在我深深的明白了教师的研究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工作,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更美好,是“利己利人”的大好事!
投入美好的工作,从树立研究意识开始!
(最后,我有一点小小的疑问:抽样调查的时候是分东、中、西三个区域的,那在最后的数据呈现中是不是至少有三个学校的数据,代表东、中、西三个区域的情况?)
[1]杨小微,李家成.中国班主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