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这本书的开头,路遥引用作家柳青的话,可以说整部小说都是围绕着这个主旨思想展开的,揭示了人在一生中关键的几个重要阶段,选择的重要性,读来让人感触良多,发人深省。
《人生》描写了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阶段。书中的高加林在失去了教师岗位以后,一度十分沮丧,他远大的理想被眼前农村贫瘠的土地所阻挠,直到他遇到了巧珍,他们不顾世俗的眼光相爱了。这时另一扇窗也为他打开了,由于高加林的叔叔调回本地做官,他在县城得到了记者的职位,他知道这个工作是怎么来的。不仅如此,在爱情与理想之间,在看不到希望的农村与前途似锦的城市之间,高加林迈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看似青云直上,实则是万丈深渊,他抛弃了曾在他失望时给他温暖和安慰的巧珍,选择了给自己未来发展可以带来助力的黄亚萍。此时的高加林似乎一步登天,一切看起来那么的虚幻却又如此真实,但更大的风浪终将将他冲垮,也许生活总是这样。当高加林知道自己走后门被揭发,又要回到农村时,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最终他又跌回了原点,但这次却再也没有那个姑娘安慰他了,巧珍嫁人了。这就是他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的代价,人生没有如果,既然选择了就要去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时间不能倒流,不会让我们再回到选择的起点,把所有的选择都过一遍,再做决定。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许高加林的选择并没有错,只是他在追寻过程中,忘记了初心,迷失了自己,那么生活必定会在某个转弯处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正如当今社会,很多人常常为微薄的工资、攀升的房价感到无奈,为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竞争感到焦虑。他们在无数个深夜自我勉励,遇到事情又自我否定,有心无力的挫败感让他们彻夜难眠。为了追寻所谓“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再满足于当下所拥有的地位、身份、金钱、权利,开始随波逐流,踏入世俗。为了达到顶端,采取各种手段,如高加林进入城市后一样,慢慢的忘记了路在何方,更忘记了来时的路。
“人常说,浮的高,跌的重,不管你到什么程度,咱为人的老根本不能丢啊……。”德顺爷爷朴实的话,却是人生至理,我们做人做事,要勿忘初心,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到头来只能害人害己。当面对生活的苦难,且无法改变时,要坚强的去承受,我想只要有信念,有追求,虽然可以被打倒,但绝不可以被打败,朝着目标一点点往前走,我们终究会成为命运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