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瑞光创意工厂

——在旧厂房里寻找城市的文艺心跳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二天,天灰蒙蒙的,偶尔飘来几滴小雨,让人觉得凉爽舒适,非常适合外出游玩,我骑着电动车来到家门口的瑞光创意工厂游玩。

从沙口路拐进二环支路,再转入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城市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红砖建筑群,墙上爬满了藤蔓,几幅色彩鲜艳的涂鸦跃然眼前,瑞光创意工厂到了。

这座由老印刷厂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在国庆期间显得格外热闹。门口保留着旧时的厂牌,斑驳的字体诉说着四十年的光阴故事。1983年,这里还是机器轰鸣的瑞光印刷厂,工人们在这里排字、印刷、装订;如今,它成为了郑州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一. 旧物新生,时光在这里转弯

走进园区,最先吸引我的是那些新旧交织的细节。上世纪的红砖厂房被完整保留,屋顶的木结构裸露在外,墙壁上还留着当年的生产标语。粗犷的工业风与精巧的文创元素相映成趣:旧机床变成了艺术装置,排风管道被涂成了彩虹色,仓库的铁门上画着可爱的卡通形象。

最让我感动的是,改造者没有试图掩盖这里的岁月痕迹,而是让老厂房的记忆与新的创意和平共处。在一面斑驳的墙前,一位老人正给孙女讲述这里曾经的故事:“爷爷年轻时在这里工作过,那些年,整个郑州用的书本,很多都是从这里印出来的。”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举着手机在墙前自拍。这一刻,我看到了时光的传承。

二.创意集市,年轻人的造梦空间

国庆期间,瑞光创意工厂的贰号院正在举办创意市集。一个个小摊在红砖房前排列开来,手作饰品、独立设计服装、创意陶艺、复古玩具……琳琅满目。

在一个手作皮具摊前,年轻的摊主正在现场制作钱包。他告诉我,三年前从公司辞职,在这里租了个工作室,专门做手工皮具。“选择瑞光,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氛围。老厂房有种特别的能量,能让人静下心来专注创作。”

隔壁摊位的女孩在卖自己设计的文创胶带,图案融合了郑州的地标建筑和传统文化元素。“我想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郑州的美。”她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

这些年轻人让我看到了瑞光的灵魂——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重生,更是梦想的孵化器。

三.角落风景,每一步都是惊喜

在园区里随意漫步,每一步都能发现惊喜。转角处可能是一幅巨大的壁画,楼梯下可能藏着一家迷你书店,老树根可能被改造成了雕塑。

涂鸦墙是瑞光最受欢迎的拍照点。国庆期间,这里排起了小队,年轻人轮流在画作前留影。这些涂鸦风格各异:有色彩斑斓的抽象画,有写实的人物肖像,还有幽默的卡通形象。最有趣的一幅是在旧烟囱上画的“火箭发射”,巧妙地将工业遗迹变成了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68℃ COFFEE的院子里,人们坐在老榆树下喝着咖啡。这家由旧仓库改造的咖啡馆保留了原来的木梁结构,墙上还挂着老厂房的照片。点一杯拿铁,翻看店里的留言本,上面写满了来访者的故事——有失恋的悲伤,有成功的喜悦,有对未来的憧憬。这个小本子,成了记录城市情感的载体。

四.夜幕瑞光,另一种风情

傍晚时分,园区的灯串陆续亮起,瑞光展现出另一种魅力。白天的文创市集变成了美食小摊,咖啡香变成了烧烤香。

在“野狗商店”门口,一场小型的音乐表演开始了。年轻的民谣歌手弹着吉他,唱着自己的原创歌曲。观众或站或坐,有人跟着节奏轻轻摇摆,有人举着手机记录这一刻。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昂贵的音响,但这种近距离的表演反而更有温度。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园区里游人如织,却没有人高声喧哗。大家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在这个充满记忆的地方,理应保持一份敬意与温柔。

时已近深夜,回头望去,瑞光创意工厂在暖黄色灯光的映照下,像一个温暖的梦境。老厂房静静地立在城市一隅,既保留着过去的记忆,又拥抱着现在的创意。

这座曾经的印刷厂,不再生产书籍,却开始生产快乐与梦想。在郑州快速发展的洪流中,瑞光提供了一处让时光慢下来的空间,让我们在奔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来时的路。

红砖依旧,但里面跳动的不再是机器的脉搏,而是这座城市鲜活的、文艺的心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