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000小时定律我们已经常常提及,这个概念我是在《刻意练习》中看到的,萌姐这本提到了安德斯.埃里克森在研究专业的运动人员以及世界级的音乐家、国际象棋大师后提出了一定需要反复的训练,需要10000小时,一个基本时间底线和要求才能够熟练掌握。格拉德威尔的《异类》的核心思想——你需要不停地重复训练,练习得越多,你就有可能达到这个领域的巅峰。最小临界值:10000小时。
萌姐面对有人对她1000小树林计划也在践行10000小时定律的说法,理论到底是谁原创的不重要,我们能用它提升自己才重要。
这一点我深感认同,确实是这样的,再好的道理不自己去运用也是白费。
萌姐也分析了当前的三种类型,第一类浅尝辄止和第二类畏惧坚持的人比较多,第三类践行者相对更少,这一类人一般会朝着目标一点点去奋进。
关于10000小时定律,一定要记住不是简单的时间累积,不是去简单的凑,而是要集中在修炼硬本领。
关于10000小时的对策,萌姐提到了要运用人生电池理论,计算自己的可支配时间,从现在开始,变被动为主动。
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修炼项目,那就继续积累,哪怕这样的进步是缓慢的,一定会有一个时间会发生复利效应。
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修炼项目,可以通过之前的七个人物法,找到自己要修炼的硬本领,从现在开始去做。
我脑子里面想象的就是10000小时,从一开始的很缓慢的进步,中间也会有卡顿,又进入积累,反反复复,后面突破一个点后就养成了好习惯,最后变成了自己主动去做。所以接纳自己一开始的不完美,一点点去做,这样10000小时的应用价值一定会呈现出来。
一句话:一口吃不了大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