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论语·子路》
子夏在莒父担任邑宰,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贪求速度快,不要只看到蝇头小利。总想着贪快就无法达成,见到小利就动摇的话大事无法做成。”
在我们松江的广富林街道有一个大学城,七所大学10多万学生,这可是青春的象征,也就是为什么松江这座城市既有千年的文化又有未来创新机会的重要因素,千年的文化让青春也充满了韵味,在一处人才济济的地方,未来一定会蓬勃发展。昨天街区石书记组织街道、商家、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一次名为《学创致知·青春奋楫》的座谈会,听这名字就是要把学习和创业结合在一起,能够用奋斗来谱写自己的青春,这名字也取得好,格物致知格的就是“学创”的结合,最终得达到“致知”的一种境界。
“致”是达到,也就是不断去做的意思,而“知”是智慧,是最高的智慧。也就是说学习和创业要结合,在不断地实践中最后达到商业的成功,那时候也就是自己智慧的开悟,心力也就很强了。或者反过来说,因为自己开悟了,心力提高了,所以才能有商业的成功,凡偶然靠运气成功的项目也如瞬间的流星,不成大事儿,我们应该要成为漫天的繁星或者当空的皓月,白天可以看不见,但是永不落幕。
孔子今天提了做大事儿之前需要开悟的两个点,我觉得创业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凡想干大事儿的同学一定要看到。第一就是“欲速则不达”,凡事都要贪快的人往往就是做事怕麻烦或者贪婪,这样的心境去做事一定不会成功。秋天的稻谷自然是春天播种下去,经过了时间的等待和农民的耕作才会拥有最后饭桌上香喷喷的米饭,“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读过,就是今天孔子讲的不要贪求快,就是说别想着春天播种夏天直接吃。
第二就是“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更不要想着卖秧苗,觉得卖点小钱就可以了。就像现在工作一样,大家都想做大事但是又想着工资要很高,觉得好像一定是非得工资和我的能力是平等的,你给我钱我才为企业做事。这不是创业者的思维,就是孔子说的见小利而大事不成。让我想起马云的合伙人蔡崇信,1999年放弃百万收入,500元一个月加入了阿里。多数拥有创业思维并且能够成功的人不会太在意工资,而是在意自己能够创造什么价值,起初都是收入不高,有口饭吃就行,不管到哪个企业或者哪个行业,他们都能够用自身的能力来印证自己的价值。富兰克林是这样,稻盛和夫是这样,我自己刚出来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只要能吃饱饭能学到本事就行,时间会看到我的价值。一个人明明是想创造更高的价值,却又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那事情往往成不了,所以孔子说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有很多人都是名校毕业,最后都会选择一些好的单位,稳定的工资,看似收入不错,但是消沉了自己的意志。最后都会因为收入不错而不会轻易远行,而一个创业者就是需要具备勇气、自信、专业的人,是一名不需要保护的探险者,有专业的探险能力,也有勇闯天涯的胆识,是可以独自在一片森林活下去的人,还要带着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穿越过去。即使很多技能不会,那必须在饿死之前,在被森林消灭自己之前全部学会,直到能够存活,否则结果就是像企业的倒闭一样。也就是农民必须要在春天之前学会播种,如果时间过了今年就没得吃了,只能来年再种了,即使种下去了也不能着急,要等到秋收的时候才能吃。
对于创业而言,我认为就是一次人生的探险,不枉买了一张来地球一次的人生体验票,各种游戏的场景都能够体验,而且最棒的就是在濒临绝境的时候奋勇而起,那种扭转乾坤的胜利实在是妙。当面临困境的时候其实就是自己的智慧不够,需要迅速提高自己的心力、脑力、体力。总结一下,一是要对事业的成功不求快,但是对自己的能力提高要求得快;二对商业的成功要谋求大利,对个人的小利要放一边,最后大河满了小河自然满。这就是在创业中慢与快,大利与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