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我对你的想念,是不会变的。
常常有人讨论,藤井树(女)和渡边博子,藤井树(男)究竟爱谁?(以下以男树/女树区分)。我想,就像《雪国》里的驹子和叶子一样,她们本来就是一个人。男树就是两位女性角色的镜面通道。
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揉碎给人看,那岩井俊二用了最温柔的方式,告诉你:死生不可逆,然情思可寄。
雪地里,博子起身。两年前,博子的未婚夫(男树)遭遇山难离世。在翻阅未婚夫的纪念册时,发现了与他同名的女树的住址,决定寄一封信作最后的告别。
这封本应寄往天国的“情书”,由着同名同姓的因缘,从神户出发,辗转寄到了居于小樽的女树手中。
电影因此被拉回数年前两位同名同姓的“藤井树”青涩的暗恋。收到回信的博子请求树说说恋人(男树)过去的故事,女树开始回忆那段青涩的过往。
相遇。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少男少女因为同名同姓常常遭到同学们的调侃:黑板上的值日名单被涂改,班干部投票时起哄,被迫共同担任图书管理员……
女树以为这是烦恼,却不知情愫暗生。
错过。
女树的爸爸去世。开学后女树没去上学。
男树在转学前来到女树的家,像往常一样让女树帮自己还书。书中夹着的借书卡,是他的情书,是表白,或也是告别。那张背面画着她头像的借书卡,女树却未曾留意到。
等到女树回到学校,发现男树已经转学。女树还了书,告别自己纯粹又青涩的爱慕。
后来,女树的学妹们陆续在图书馆发现了87封“情书”(借书卡),也最终发现了那一张有着女树画像的借书卡。怀着对初恋的憧憬的学妹们将“情书”交给女树。
女树说:“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把卡片装进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迟到的告白,却依旧让已经长大的女孩害羞了。
离别和情感。
男树离开三年后,博子依旧无法释怀。男树的妈妈总在人前装作坦然,可终究还是在博子提起对女树的吃醋时,泪流满面。
女树的爸爸离开后,女树的妈妈执意要将老房子卖了住商品房,女树妈妈一直将丈夫的死归咎于老房子与医院的距离过远。她放不下。
女树发烧晕倒。雪地里,爷爷背着她,一路跑到医院,就像曾经他背着自己的儿子一样。“你妈妈已经失去了丈夫,我已经失去了儿子,我们不能失去你。”
你看,告别,真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而那些看似离开的人们,其实一直都在。
在每个你想起或不曾想起他的时刻。
雪地里,博子踉跄着,一遍又一遍地对着远山询问:“你好吗?”,又告诉他,“我很好。”
终究释怀。
同时,病床上,女树发着烧,嘟囔着:“你好吗,我很好。”
死生不可逆,然情思可寄。
结局。
女树得知爷爷在自己出生之时,就曾种下一棵与自己同名的树。或许,他一直以这种方式,陪伴着树;也将博子,托付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秋叶。
他一直都在。
—你好吗?
—我很好。只是我很想你。
但请你不要担心。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是幸福的”。
写于分别的第459天。
总有颗星星一直很亮,是你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