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言文教学,问道语文要素


1月23日晚,我们迎来了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2021年寒假小学语文教师公益研修的首直播——《聚焦文言文教学,问道语文要素》。

这场直播是由南门“攀•灯”特级教师工作室联盟进行的沙龙研讨。参与研讨的有袁浩、裴海安、潘文彬、李响、刘荃、杨树亚、金立义6位大伽。本次研讨的主题是“文言文教学”,由杨树亚校长主诗。

刘荃老师针对文言文的编排体系特点,谈了四点:1、小学文言文的篇数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4篇增加到现在的14篇。为什么要增加这么多文言文呢?刘老师认为这不仅仅是要小学生从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与初中语文教材进行的衔接。2、文言文的难易程度适宜。3、14篇文言文中有12篇叙事,贴合儿童生活,富有趣味性。4、所选文言文的人文价值清晰,主题鲜明。

金立义老师提出了文言文的四个价值所在:增强爱国之情、提升思维品质、塑造人格魅力、培养语文素养。

小学文言文怎么教?有哪些教学策略呢?潘文彬老师和金立义老师指出首先要重视诵读,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去理解、感受、亲近文言文。第二是想象画面,使语言文字变得丰富灵动。第三是针对小学文言文叙事性强,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另外要注意文言文教学老师要少讲少问,学生要多讲多问,老师要特别关注课后习题,根据习题准确把握语文要素。

作为大诗人的李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朗读的盛宴。现场即兴进行了诵读和朗读,真是余音绕梁。小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项要求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何谓“正确”,李老师说针对文言文就是“实词读精确,虚词读实在”。何谓“流利”,就是要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读熟、背诵。所谓“有感情”,要求学生读出情趣,读出理趣,读出意趣。

作为语文报社主编的裴海安主编分别从 “课程、课本、课堂”三个角度谈了教材的特点。一个主线就是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文章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文化内涵。

最后作为教科书主审的袁浩老师从教材编写的意图“立德树人”“落实核心素养”等方面,高屋建瓴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本次沙龙研讨为小学文言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策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统观三至六年级所有文言文,把握每册语文要素,运用恰当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小学生心中扎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