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讲到了《如何成为一名圣人》,这篇文章我们就主要讨论一下王守仁的“格物致知”之法。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但是书上并没有做过多的说明,导致后世对这四个字各有解读,现在比较流行的解释是探索一种事物,从中获得某种智慧。那要探索哪种事物,能获取什么样的智慧呢?我发现也没有做过多的说明,所以我今天在这里深入细致的探讨一下。
格物的“物”,可以分为三种:动物、事物和植物。
第一,动物。
这方面就比较明显,比如我们参照蜻蜓的飞行方式发明了直升机,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等等。当然古代的人没有这些发明,这一点是我自己延伸的。
第二,事物
这个就比较笼统了,比如做人的道理,做生意的道理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存在于人们心中的道理和方法。
第三,植物。
王守仁用老师娄凉交给他的“格物致知”之法,在院子里格了7天的竹子,最终什么都没有悟出来,自己却病倒了,从此便对这个方法产生了怀疑。对这个事情我是有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格物致知书里并没有讲明,所以后世很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解释。格竹是需要每天盯着看吗,是王守仁曲解了娄凉的意思,还是娄凉就是这样教他的?这些我们永远不得而至,我在这里揣摩一下娄凉的“格物致知”的真实用意。
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毛竹”,播种之后即使精心照料,4年也只不过长3CM。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只用6周就可以长到15米。所以我认为清楚的了解毛竹从播种—培育—成长—成熟—凋零的这一整个周期,才算是“格”,毛竹的特性以及根据这些特性所采用的培育方法,称为“知”。那可能大家会有疑问说,就算获取了这些知识,也不过是只能用来种好竹子,跟“悟道”和“圣人”有什么关系?请看下图:
我在另一篇文章《老子的“道可道”和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指的是什么》里解释了关于“道”的定义。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毛竹的特性,以及从生发—成长—成熟—调零,一个完整的过程,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毛竹的“道”,就像上图依着圆心(“道”)画出来的圆一样。今天格一物,画一个圆,明天再格一物,画一个圆,渐渐就明白了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那你就离这个圆心,也就是“圣人之道”越来越近。我在《孔子的“仁”应该怎么理解》这篇文章中说道,仁者是能够推及及人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既然能够推己及人,那也就能够推己及物,这也是儒家所说的“从内向外求”。当你从格身外之物,慢慢“格”“人”,甚至开始“格”自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已经走上了“悟道”之路,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从外向内求”,从1到100就需要你自己慢慢悟了。至于人的特性,我已经在《“人”的定义是什么》这篇文章里做了详细的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至此,相信通过我的解释说明,大部分朋友已经对“格物致知”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