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的开始,是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就业的三个假定开始分析,然后用新的假定来替代旧的假定。这三个假定是:
-- 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 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等于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
-- 生产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或者说,供给=需求
《通论》首先否定了第二条,理由是:
对于第一条,《通论》也是认同的,但认为由于第二条发生了变化,所以,第一条也需要相应做一些变化。
《通论》反驳最多的,是第三条,《通论》用后面的一整章,阐述了《通论》的理论基础,“有效需求原理”。
所以,《通论》也是延续了传统经济学的供给-需求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加入了货币的影响(古典经济学里面,基本上只是考虑了供需,而对于货币的论述则极为简陋,因为认为可以忽略)
这是《规则论》和《通论》的第一个在根本上存在不同的点。
传统的供需模型是这样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以萨伊为代表,认为供给=需求,《通论》则否定了这一点。
供给和需求,是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概念,错误的基础概念。
在《规则论》看来,经济学理论的根基,不是供给和需求,而是生产和需要。
什么是供给?满足了需求的生产,或者说,被消费掉了的生产出来的物品,才可以叫做供给;什么是需求?有能力去满足的需要,才可以叫做需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疫情期间的美国,牛奶倒进下水道的事件,按传统的经济学概念,供给没有吗?牛奶都生产出来了;需求没有吗?好多人喝牛奶都得掺水了。但为什么牛奶最后倒掉了?
所以,只有生产和需要是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而供给和需求则不是:生产转化成供给,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同样,需要转化成需求,则取决于于分配制度。换句话说,供给和需求,是经济概念的同时,也是政治概念。
供给和需求到底是什么关系?
从《规则论》角度看,生产的物品成为供给的同时,自然满足了等额的需求。所以,供给=需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一点,从交换的角度来分析,会更加清楚一些。
先不考虑货币,从简单的物-物交换开始: 甲有物品a,乙有物品b,甲用物品a交换了乙的物品b。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物品a和物品b,到底是供给还是需求?
实际上,a是甲的供给,是乙的需求;同样,b是乙的供给,也同时是甲的需求。供给和需求,只是物品a和b从不同角度去看得出的不同结论。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只考虑成功的交换的情况下,供给=需求。
所以,《规则论》的供需模型是这样的:
这个模型,适用于所有社会类型: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
用这个模型来分析牛奶的事情,就成了一个为什么交换没有成功的问题。或者说,为什么牛奶没有从生产转化为供给,以及为什么有人有牛奶的需要,却没有转换成需求。
萨伊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里,提出了那个著名的“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的观点。这个观点,至今争论不休。《通论》否定了这个观点,但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少经济学家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很多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情支持它。从《规则论》来看,供给和需求,不过同是一个物品的,从不同角度赋予的属性而已,不管怎样看,东西,还是那个东西。所以,不是“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而是,“当把供给转一个面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需求”。
《通论》的开始就指出,理论的进步,在于旧的理论的论断,是新的理论的某一条件下的特例。而用《规则论》的经济模型分析的时候,也可以得出,《通论》的结论,是《规则论》某一条件下的特例。这就说明了,《规则论》的经济模型还是有一定进步的。
这让我稍微安心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