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病痛、孤独、自闭的环境里成长的。
6岁无端生了一场大病,一病就是1年多。当时读小学一年级,边读书边治病,顺便遭受同学们的排挤。相反,我并不觉得自卑,反而因此多了许多阅读的空间。
我一边学着拼音认字,一边捧着叔叔留在家中那一蛇皮袋的书任意翻阅。有时读《巴黎圣母院》,有时读《初刻拍案惊奇》,有时读《泰戈尔文集》。虽然我并不懂书中的内容,时间久了,却培养出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渐渐年龄大了些,我重新翻阅当初读过的书籍,也便有了个人感悟和启发。10几岁的年纪,我逐渐培养出了自我价值观。独立的思考认知、特性的人格定义、更深入的精神追求,对我以后的写作之路奠基了很好的基础。
14岁后,我读奶奶的《圣经》,读《红楼梦》、《聊斋志异》、《镜花缘》,随着眼界的不断扩大,对于自我领悟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写作文时,我不按照常规模式进行,而是更侧重于人性情怀及个人见解的描述。描写人物及环境,更注重画面感和心理状态的勾勒。既要写出耐人寻味的故事,又要刻画映入眼帘的真实画面感。也正因此,我的作文一直是从小学到高中数年来被宣读的范本。
学会诗词创作,也源于《红楼梦》,一本我读了将近4遍,抄满诗词于日记本中的书籍。每每翻阅抄过的诗词,总能立刻浮现出黛玉、宝钗、湘云等等人物不同的性情及心理暗语。
青春记载成长的最好工具——每天坚持写日记。把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真挚的情愫缓缓表达。日记不是流水账的汇总,而是多年后翻阅,往事依然历历在目的时光印记。
16岁至22岁,是少女怀春从懵懂期到体验期。那个时候的文字,大多情意绵绵,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在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未曾体悟过情伤,只觉得如糖果般甜蜜。并不知晓心中喜爱何样的男子,只是觉得心中有一个模子存在,我心便知足。
23岁到26岁,是女子自我提升期。初入职场如同白纸,对于人情世故的认知苍白的可怕。遭遇过排挤,经受过上司辱骂,卑微的怀疑过自己是否真的毫无才能可施展。一次次踟蹰去选择新鲜知识及时补充,一次次不厌其烦抱起书本饥渴学习如吮吸母汁。
对于爱情有了全新的认知,儿女情长早已不再是字里行间最主要的本体,而是换做职场壁垒屡次突破关卡的深刻记忆。当每一次的方案被轻松通过,那种油然而起的自信也在瞬间迸发。我要写点什么,那就写这五味人间交错的爱恨离别苦吧。
27岁至30岁,是女人的成熟期。当我有了信仰的加持,文字的力量也在闪烁着信念的光泽。那是看破而不说破的醒悟,也是闪着泪水微笑接受一切善恶的慈悲心,更是找寻自今以后人生归属的自我肯定。
阅读依然是日常的习惯,但那些情情爱爱的文字早已被视如泥浆。无法从中汲取能量,反而深受其染容易陷入难以自拔。对于爱情及婚姻的全新态度,不再视爱情为生命的全部,则是把最合适、最自在的相处模式,当做最终的择偶标准。
文字的陡然变化,跟随我们的成长模式随意变化。再回首看那些藏匿于私密记事本里的小说及心事,即使青春已于指尖匆匆溜走,也并未觉得可惜。如今的淡然洒脱及气定神闲,是我用滚烫的热血一步步铸出惊毅的坚定信念。
文字,是承载岁月的见证者。感恩生命,让我与它结缘。再过数十年,回首再望曾经,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待到那时,一定是为人母的育儿感悟及对于下半生的全新思考。此刻,我竟开始期待以后的人生了。
个人公号:仙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