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功能实在强大,从朋友留言、家人视频、工作群布置、朋友圈、公众号,再到视频号,以及微信记账,几乎覆盖了手机的很多功能。一方面方便了生活,在某种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另一方面,最让人苦恼的是视频号的短视频,进去之后,仿佛就进入了参观的单行通道,推着不断往下拉,有时候一刷就是一个多小时。
前阵子沉迷看紫砂壶和大S的系列纠结,现在又是川普和俄乌战争,还有各种各种的机器人或者博主人生感悟,不可否认,某种程度可以开阔视野,但事实上,我发现自己专注力越来越下降,很难沉浸地做事。毛笔架早已散落,书架堆积的书好久没有翻阅和挪动,尤其是体育锻炼都荒废,稍稍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就懒得动,甚至家庭打扫也马虎了很多。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问deepseek,她告诉我需要重建大脑对深度体验的适应力。提出三招:
第一步理解底层机制,打破无意识沉迷,短视频的即时反馈就是一个刺激点。
第二部:物理隔离+环境改造,例如重塑手机界面等
第三步:替代方案——用长反馈活动填补空虚,选择需要专注的沉浸式兴趣,结构化时间分配
第四步:心理策略——建立内在动机。
推荐《深度工作》和《原子习惯》两本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刻意练习。
今天就开始行动,每天汇报戒断成果。
与此同时,还进行断舍离,每天从家里裁掉一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