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师在阅读时进行了梳理,我对这不部分很感兴趣:
“学习的过程包括思考、运用、注意、兴趣
1.思考
我们的学习经常因为缺乏相应的思考而流于肤浅。例如,学生掌握了历史事实,但却不能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更多局限在各类零碎的要素上,没有形成丰富的全局观。所以,学习者在解决生活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思维工具,将所拥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2.运用
理解知识,并以其为工具来思考其它问题,在各种场合运用它来解决同类事情。
3. 注意
利用自己的思维工具判断事物的不常见的那一面是否与问题情境有关。
4. 兴趣
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希望理解某事,而不是囫囵吞下打包好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全局性理解。
学习即融会贯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许多教育者都希望学习者可以自主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相关场景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迁移”或“举一反三”。
但传统的教学过程,并没有让学生准备好迁移知识。另外,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培养学生钻研学习内容、广泛地联系学习内容所必须的敏感性和倾向性。
所以,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包含思考、运用、注意、感兴趣的体验。不在滑雪场上迈出第一步,就永远不会滑雪。相应地,如果你不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尝试一下,就永远学不会思考、运用、注意某个主题内容或对它产生兴趣。”
我对第一点,思考,我们大多是上学上了十几年以上的,但很多时候还是不会“思考”会思考是很重要啊,我们运用什么思维得到什么结果,在学校一切为了考试。记得上初中物理老师讲物理现象、一些原理,我们都兴奋、好奇想在生活中“发明”或者改造家里的家用电器,在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些实验,但老师没有时间,似乎对于做这个什么东西不太感兴趣,他的任务是让我们把题做对,做完,这点你认同吗?兴趣被浇灭的学生,如何生发动力发自内心的去学习物理呢?但那时的自己也只是知道自己学习不好,不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