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点群芳谱. 片陶居士

    今天是女神节,忽然想到把浅绛瓷画中的“美女”们。这些佳丽当年养在深闺,偶然芳容乍现,便引后生们倾心不已,忍不住私藏了照片。现如今她们应该全在豪富金屋之中,外人难得一瞥了。今天忽然动念,来点一个浅绛“群芳谱”,以凭吊过往之轻狂,共赏瓷上之美色。以下不按选美排名,只是脑际随机出现早晚而先后。

    1号,程门词意写仙姿。浅绛彩鼻祖程门早在同治四年(1865)来到景德镇,应小仙明府之邀为画瓷板两件。这也是浅绛彩历史上最早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一件仕女,程门在绘制完成之后题写了很长的跋记,记录了一段韵事:吴萍女史初好读词曲,或劝之曰何不自作。遂援笔赋浪淘沙一阙云:莲漏正迢迢,凉馆灯挑。画屏秋冷一枝箫。真箇曲终人不见,月转花梢。何处暮砧敲,黯黯魂销。断肠诗句可怜宵。欲向枕边寻旧梦,梦也无聊。小仙明府索写仕女,偶展《两般福雨盦》玩此词句,轻圆柔脆,脱口如生,因并书之。乙丑暮春,雪笠程增培识。”

程门吴萍词意瓷板

2号:金品卿红袖凭楼瓷板。绘制于光绪3年,是景德镇御窑厂浅绛初创时期作品,也是金品卿仕女体裁代表作品。仕女画妙在体现古人诗词之意境,此作取意杜牧 《南陵道中》诗句“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杜牧作诗时正在安徽宣城做官,心有所感而赋诗;金品卿做为晚清一代底层文人,漂泊景德镇画瓷为生,心情落寞,与杜牧会心于此句,因作此图。

金品卿杜甫诗意瓷板

3号,王少维双俪图。偶翻徐锦范先生《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见到此件瓷板。王少维以人物画冠绝浅绛彩瓷画界,但是高士为多,仕女并不多。这件允为精品。

王少维双俪图瓷板局部

4号,王凤池采桑劝织图。这件瓷板是王凤池题书定制的,作者应是金品卿,由于这件瓷器与王凤池有着米却的关系,故也拉了进来。款书“太史氏“为王凤池自称,而”兰亭内轩“为其内室,即其夫人居所。这个名字以前不甚清楚,这次借马景政先生收藏的这件瓷器可以说是明了了。后边有”兰英“、”女史“二印,兰英应该就是王凤池夫人的名字,故而其居所名叫”兰亭内轩“。则画中仕女便是王夫人潘兰英无疑了。

王凤池定制兰亭内轩瓷板

5号,任焕章沁诗脾仕女壶。在御窑厂画师中,任焕章是极为全面的顶级作者。关于他的籍贯一直是个迷。从他的画风看,如果说他与任伯年为同族料想大部分人都会相信。因此,我确信他是少数非徽州也非江西籍的外来画家。这一点与贾月舫、顾宝珊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任焕章在景德镇发展的更好,所以其创作时间跨域跨度很大。

任焕章沁诗脾仕女壶

6号,仙哉仕女琮瓶。这是一品雅集拍卖专场出现的一件仙哉仕女。仙哉的作品一如其名,无一不精无一不雅。因其不沾尘俗气,与御窑画师及红店匠人迥异。

仙哉仕女琮瓶

7、右文妙玉瓷板。右文又是一位浅绛画家中的逸格,所画精雅无比,所用瓷板也是御窑特制,惜乎作品寥若晨星,难得一睹。

右文妙玉图瓷板

8、周友松仕女水盂。周友松是藏于御窑厂画师队伍中的神秘高手。他的作品不多,且常有他人为其代笔也常为他人代笔,其作品落款也复杂得很。但无损他作品的超高水准。提到浅绛美女,不能不提“瓷中痴者”青萝拂衣先生,他的《瓷夫人》也是众多浅绛迷床头必读书。这里也向身处武汉的吕先生遥致问候!

周友松仕女水盂

9、汪章仕女帽筒。从一众浅绛玩家心目中的地位来说,将汪章安排这么晚才出场有点亏待了。因为汪汉云先生画的最好的就是一笔美女。他笔下的”大脸妹“呆萌可爱,深受浅绛宅男的追捧。

汪章仕女帽筒

10、俞子明仕女瓷板。做为浅绛彩瓷画史上最畅销画家,俞子明不参与画美女那是不可能的。他笔下的仕女明显有人间烟火气,不像早期仕女那般清高,所以寻常百姓家还偶尔可见。

俞子明仕女壶

限于篇幅,仅举10例肯定无法让大家满意,太遗憾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及王凤池,以及王凤池与浅绛彩瓷的关系,迄今为止的研究已在下述两个方面卓有成效:一是梳理王凤池的生...
    花间一壶茶TY阅读 4,254评论 1 4
  • 10、 这时候朝野皆知贾皇后有谋害太子之意,中护军赵俊请太子发动废黜皇后,太子不听。左卫率(太子四个卫队长之一)、...
    华杉2009阅读 1,465评论 0 12
  • 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10多年前,看着《格尔尼卡》,还是个中学生的我问过同样的问题,“你太年轻,...
    Kecvin阅读 945评论 0 1
  • 你可以造一个词,你可以设定它的词义,或是借来一个词,自说你的话,它的意思自己心里明白就行,别人怎么看,懂不懂,并不...
    弱水三千zzy阅读 340评论 0 1
  • “春到人间草木知”,在我们等待春的到来,有点儿急切、还有点儿碎念时,殊不知那春早已落在了树梢枝头。 ...
    偷闲躲静阅读 55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