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原来“滞涨”
回顾多年的学习经历,尤其是英语学习经历,让我想起大学时学过的一个理论——“滞涨” 。停滞的滞,通胀的胀。“滞涨” 是经济学里凯恩斯流派的一个模型,也叫“ 凯恩斯陷阱 ”或者“流动性陷阱”,说的是当利率降到很低水平时并且经济停滞(原因很多,如产业结构落后等)的时候不论怎样增加流动性(包括增发货币、降低利率、调整汇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等),经济总量(GDP)也不会再增长,反而会因为流动性大量增加进入恶性通货膨胀,人民财富迅速贬值,如果政府无法积极作为, 财政赤字会大量增加, 国家经济会迅速崩溃甚至发生倒退。典型的例子是罗斯福新政前的美国大萧条,90年代的日本,以及最近南美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为代表集体衰退(当然这些国家不是简单一个经济现象,还包括复杂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留的地缘政治)。其实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曾陷入 “滞涨” ,努力不得要领只是徒劳的自我安慰,结果就是搞得自己很惨——投入很大产出很小,甚至因为太过沮丧,丧失了学习兴趣,走了回头路。总之,为了不成为 “滞涨” ,当然要跟着伟光正的革命带头人走喽,这里也要感谢展翔、陈烨、彭琳等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道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一、“十聋九哑”,为什么我们不会听和说
1、为什么不会说?因为听不懂。听不准即读不准。如果听力产生偏差,说明你在进行大量的错误输入,结果只能导致用的时候错误百出,根本不可能和标准音相符,自然说的也是“鸡同鸭讲”,标注的中式英语。
2、为什么听不懂?听力障碍是首要问题。我们习惯在大脑中使用母语翻译(即将英语单词翻译成汉语意思理解),这会严重拖慢我们的听力能力,因为大脑缓存只能处理4秒发音和7个字节的内容,过时不候,母语翻译由于不可能跟得上正常讲话速度,所以我们听不懂也无法理解。
3、如何破解英语听说难题?从形成英语思维开始。
二、 “英语思维”给你好看
1、“英语思维”表现形式:大脑能自动预测和确认听到的内容。
2、“英语思维”具体原理:建立语言的声音与其代表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是声音能够和其代表的图像、动作、抽象概念建立直接联系,大脑能够立刻通过发音联系出相关图像(由于大脑对图像的处理能力远高于对文字和声音的储存能力,所以这种记忆方式是对大脑的最佳利用),而不通过母语进行中间的翻译过程,缩短了反应时间,自然听的快、读的快、说的快、写的快。
3、“英语思维”怎么开始建立?(1)读对单词。(2)锻炼听力。这二者其实互为一体,不分彼此,但我自己试了下也结合漏屋老师的研究,确实先学单词进行语音输入比较好,通过听力输入单词发音比较困难,不推荐。
三、干掉“单词大魔王”
1、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这我们都知道,谁还没背过单词?但是各地教育水平不一,老师对单词的教法很不一致,而且大部分地区的单词学习一直在错误的路上行走,即对单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读的时候会就行,至于听的听不懂,sorry,who care。最近在用百词斩背单词的时候纠正了许多发音,才发现以前老师教的发音有多么稀奇古怪,能感觉到有些老师自己音标掌握的也很不扎实,因此讳疾忌医,发音这么关键内容反而成为细枝末节,直接导致了背单词很痛苦,因为最省力的背单词法是先会单词发音,倒推单词拼写,不会音标,不会发音,本末倒置,效果可想而知。
2、回归正题,既然“英语思维”是要将正确的单词发音与概念建立联系,所以第一步是纠正发音,学习音标,美语音标较好,因为发现大部分外语环境用的是美语。第二步则是与概念建立联系,概念分为名词、动词、抽象词(形容词等),如何建立?需要区别对待。
3、名词:图像记忆法,即听到声音马上脑海里闪过图像,比如听到Apple,立刻闪现的是苹果的图片或者样子,而不是汉语“苹果”两个字,因为前者是英语思维,后者就变成了汉语思维,多年来入过的坑这里最多。
动词:这个比较简单,但做过的人比较少,即边听单词边做动作,可以做到快速记忆,但是实测看动作图片也不错。
抽象单词:属于进阶词汇,需要在对简单名词和动词的掌握后,慢慢进行理解式记忆,没有捷径可走,但其实大多与前两者有关,掌握起来也不费力。
以上单词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被“百词斩”集成了,拿来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直接无脑使用。
4、“英语思维”词汇库。是不是所有单词都要形成“英语思维”?如果能的话当然好,但对于我们来说不现实,必要性也不大,所以掌握核心5000词汇就好,5000-12000词汇量可以使用词根记忆法背诵,不求听到会,读到会就行,主要也是应付阅读。核心5000词汇大约被初中、高中、四级词汇覆盖,因此,英语重新开始就在这里,基础不太差的话先把四级词汇捡起来,做到听到就能知道是什么意思,根据漏屋老师的说法,这部分最难,因为还包括了数量众多的短语,但不管怎样,道路已经明确了,不是吗?
5、单词小tips:
(1)尽管单词有几个意思,但一次就学一个意思,这样会减少混乱,以后遇到其它意思再学不迟。
(2)前面说到单词发音的重要性,这里再来看拼写怎么办。由于拼写规律是从读音来的,这时候使用自然拼读法最佳,即掌握发音和一些固定单词的搭配,通过实践我还真总结了几个搭配十分固定的拼读方法,如au、aw发|ɔ|,ou、ow发|aʊ|,这两组刚好对称,是不是很好记呢?其它的还有ew发|u|等等,都很容易总结出来。
(3)漏屋老师认为词性可以不知道,会用就行。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得知道一些,要不然经常一头雾水,不知所以。
(4)个人总结:由于自然拼读法的存在,即便漏屋老师强调发音第一,但如果记住单词字型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示发音的,所以我自己背单词时会注意字形,通过发音和字形的两者的交互联系达到较快掌握单词的目的。
(5)词根法背单词确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非常推荐,但根据学习完的效果来看(背了252个词根),我想要一劳永逸的掌握单词的梦想又泡汤了。首先是我在做考研阅读或者是用百词斩背单词时经常会发现没见过的词根,而且数量不少;其次即便知道词根的意义有时也无法理解单词的正确意义,因为有些单词词义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早已延伸的与原意很远,没办法一次猜对。不禁感叹知识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想要揭开那神秘的面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听力”——又见听力
1、看了本书实在如醍醐灌顶,每一次都会因对听力的忽视而自道惭愧。听力的重要性可以说是贯穿始终,这是可理解输入的最主要的方式,其次才是阅读,因此在本文前后都有关于英语听力的描述,重复的这里就不再赘述。
2、根据漏屋老师所说,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是任务型教学,主要方法是制定任务,控制“输入输出”的形式(如一次只学一个时态,有意识进行语法形式的词汇化等),最终实现有次序的英语能力的掌握。这个方法里核心也是听力,根据也是来自下文要说的自然的语法掌握能力,但可惜的是这种学习方式只适合小班教学,老师不仅要通晓英语学习原理,还要根据学生情况随时制定和修正学习计划,也就是文中所说的万能老师。说句题外话,我国长期推行的普通义务教育确实很普通,薪酬不高,甚至教学要求也不算高,无法将优秀人才留在教师队伍,老师不清楚,学生更不清楚,不要说精准教学,普通水平想达到都需要额外很多努力。因此这种方法尽管很好,但在我们国家操作成本可能突破天际,所以我们可以只取其精华,明白有次序的锻炼听力很重要就好了,自己当自己的老师,自我鞭策和自我调整,再结合我们践英课程,相信效果也很好。
3、兜兜转转我们又回到了起点,在单词读准确的基础上,结合第一条说的,听不准即读不准,再结合语法能力的形成也依靠听力,就可以得出英语学习的全貌,即以听力为核心,逐渐过渡到阅读、口语和写作。因此不管学英语是为了考试(如以阅读为主的考研)还是出国,听力都处于关键位置,不可轻视,日常的训练必不可少,日久才能“生情”。就我个人来说,从英语刚过四级的几乎文盲状态,时隔6年后通过这2个多月的单词和音标训练,听力有了大幅提升,具体多少难以衡量,但能感觉出来,如果一直训练下去,总会开花结果。
五、“语法”——永恒的痛
1、“语法妨碍语言能力,妨碍提高交流能力”——漏屋。就交流来说,确实这样,因为人思考语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说话的速度,最直观的体现是我们小时候不学语法但话说的比大人还要流畅,因此我们国家的英语学习方式确实存在很大问题,那就是无法形成“自然的语法能力”,说英语不能像说母语那样自然流畅,但学习“非自然语法”翻译个文章却大多在行,症结就是这里。
2、“自然的语法能力”如何形成?我们的大脑会根据听到句子中在一起出现的词汇几率高低,来逐渐掌握的它们的搭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听得多了就会了,没错,这就是所说的“可理解输入产生语法能力”,小孩子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学会的外语。但问题当然没这么简单,小孩子的语言环境具有简单、含义明确、句式简单的特点,互动性比较强,可以做到反复强化,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复杂程度增加,但孩子可以实现毫不费力的自然掌握。同样成人的这种学习能力并未丧失,但构造相同的环境却几乎不可能(越是简单的环境越没法构建,出国都不行,因为没有成年外国人会这么无偿且长时间的帮助你),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大量进行“可理解性输入”这种相对最优的方式。
3、什么是“可理解性输入”?是指“n+1”,即比你现有的能力要稍微难一些,通过不断有次序的增加难度提升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语法能力,完成输入到输出的转换。
4、是不是就不用主动学语法了?非也。即便如此,语法也能弥补一些我们平常听到、读到的文字中忽视的地方,只不过语法学习处于次要地位,服从于“英语思维”的建立。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不时翻看语法书,查漏补缺,完善写作能力。
5、漏屋老师认为背诵句子是很不靠谱的,因为句子的组合无穷多,靠背句子对写作有一定帮助,但无法形成“英语思维”,而且效率不高。但核聚老师认为背诵能够形成“英语思维”,而且有林语堂、林徽因等大师的佐证。通过思考和比对,我觉得两位老师说的都有道理,漏屋老师的不用说,和小孩子的英语能力形成方式契合,没有问题。核聚老师的说的,我认为思路也类似,即我们通过大量语法的硬性输入,逐渐自我推导和修正语法能力最终实现掌握语法。从实现效果上来说,漏屋老师的方法主观因素较强,重点在于我们如何控制输入的节奏,如何恰当设计方案并实现实时修正,比较考验个人功力;核聚老师的方法比较成熟,这个我们都熟悉,有好的材料,卯足劲开干就行,但是其同样对个人思维能力要求不低,需要自己进行大量的归纳和总结,否则也是没什么效果的。至于谁的方法效率更高,没有现成案例和数据,我决定两种都试试,等学成之后汇报战果。
六、“ 阅读 ”——又有何妨
1、漏屋老师将阅读定义为:通过图形符号再回到说话声音,掌握阅读的前提是先能说一个语言。所以听力生语法,语法助阅读,阅读补短板,那么我们要做的就很明确了,搞定单词和听力,相信阅读不是难题。
2、当然如果完全按照漏屋老师的来,有时不能满足当前迫切需要,主要是我们学习英语大多是在应对考试,如果一步步来貌似慢了些(即使知道这是不对的),因此具体方法大家可自己斟酌,取长补短,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
七、补遗
1、漏屋老师第一章提到很多误区其实都是上述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运用的结果,所以不再赘述。如去国外在英语环境并不能帮你学好英语,因为听不懂的都是无效输入,英语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高。又比如过早的开口说外语会导致语言能力“石化”,很难继续提高,原因是在没有足够正确输入的情况下,过早开口会强化错误的形式。
2、第三章谈到的各种英语学习理论精华在上面也有所总结,比如如何背单词,练习听力等。大名鼎鼎的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也不再过多讨论,因为其它的实际操作真的很难实现,万能老师比大熊猫还稀少。还有外语能力强的基因是如何消失的,美国教会大学如何培养英语高手,这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大家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很有趣。
3、同理,第四章对英语学习阶段的划分也是根据英语能力的掌握程度划分的,主要是看“有效输入”的高低程度,并提出了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对照自查一下。
4、大家注意到了前面着重谈了单词、听力、语法,简要谈了下阅读,没有再谈口语和写作。一是因为阅读、口语和写作属于输出范畴,正如漏屋老师和展翔所谈的“百份输入,一份输出”,输入练好了自然产生输出能力,现在不必太过在意;二是本人才疏学浅,就口语和写作实在没什么发言权,也就不贻笑大方了。
5、纵观全书,其实就是对学习英语全过程的方法论的总结和辨析,可见把握事物发展和运转规律是如何的重要,结合多年来走错的坑和一些浅薄的学习经验,真的可以这样形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才能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前提是保证质量),才能彻底的树立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才能见微知著,别开生面。如何快,当然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所以这里有个小小建议,做任何事之前先去掌握方法,并以实践加以掌握,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此是也。
6、展翔为我们设计的课程也是按照这种科学的学习方式设计的,展现了理性精神和用心良苦,所以让我们一如既往的抱紧大腿开始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