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苏轼并不了解,唯一的来源就是书本上仅有的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一本叫《苏东坡传》,翻开扉页就看到作者对苏东坡的偏爱,于是乎我也开始翻腾此书来。
细细品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是一本写人物传记的书籍。作者把苏东坡的人生平分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选取苏东坡生活中富有特色的活动、事迹来描写。
可见作者对苏东坡的了解颇深,同时对苏东坡也是非常敬佩,对他的喜欢也是不能言语的。为此通过写一本书来纪念对苏东坡的敬佩之情。
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
林语堂,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而《苏东坡传》原文是英语写成的,于1947年首次出版。
再次回头来看苏东坡一生确实过得比较凄苦,21岁出仕,22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3岁入狱,47岁丧子,50岁过后就一贬再贬,65岁走到了人生尽头。
当了40年的官,却一直被流放了33年。 他始终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注定与官场不缘,这样一个大文豪是真的错生了时代。
好在面对“邪恶”势力,苏东坡能镇定自若、及时止损,认清现实而不沉迷。 在林语堂看来,苏东坡并不是一个腐儒,他就是一个乐天才子,既有济世的思想又玩佛信道。在逆境中安贫乐道,热爱生命,自得其乐。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这是对苏东坡最好的描述了。 所以他的豁达、开朗的个性也是他生命中必然的存在。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家风是传承
苏东坡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也因受到父母的影响,才能这么健康快乐成长。
这或许因为基因的存在,他的祖父也是才华很高的一个人。在这样一个家庭成长的孩子,受父辈的熏陶下苏东坡怎能不热爱读书。
苏东坡的父亲27岁才开始勤奋读书,用自己的才华写出不朽的佳作。而母亲也是大家庭的子女受的也是良好的教育,从小母亲给苏东坡读范滂的书,也是想让苏东坡成为他那样的人。
对于读书人除去教书外,仕途是唯一可以成为荣耀成功之路。苏东坡也不例外。
最终苏东坡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成了有名的诗人,也当了官,只能说他的仕途是不理想的。
所以总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是没错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的下一代影响的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人父母要肩负对孩子的责任,肩负从小的教育。时刻牢记父母的使命,不能拍一拍衣袖就不管不顾。不能过分的宠爱也不能过分的严厉,软硬适中方才是育儿之道。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青年走上犯罪的道路,亦或是性格孤僻。种种现象都是父母之过,没能教育好子女。 所以父母的责任就是在于引导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做任何事。
写诗是才华
苏东坡一生爱写诗,无论到哪都会为人写诗一首。他的诗总是比别人高一筹,他运用经典总能顺其自然的“不露马脚”。
让人读起来是那么朗朗上口,这也是为什么苏东坡的诗句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每到一处都会有所感悟,诗人往往就会用诗词来表达情感。
他们用的高级些,正如我们现在的白话文一样。表达之情都是用白话文,而不是诗词、文言文。一个会写诗会作诗的人,才华真的不一样。
而我的苏东坡厉害的地方除了写诗也写散文,他的散文笔锋之广阔,总能扣人心弦。
不知何故,苏诗的韵,总比别人的用韵自然,并且他的典故,经仔细看来,含义更深。在写散文时,他笔力所及,至为广阔,自庄严纯正的古文风格,至轻松曼妙扣人心弦的小品,无所不及,各臻其秒。
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有天赋的人,所以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理解别人理解不了的。
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便是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
苏东坡是真的对写诗是有天赋的,稍加练习就可以展现出惊人的成绩来。难怪世人都爱追捧他,更多也是一种羡慕、嫉妒。
与人为友是畅快
最开心的是苏东坡拥有一个好兄弟,两人相亲相爱。没有任何人能替代子由的位置。
但苏东坡这人也爱广交朋友,朋友面是相当广的。比如:和尚、僧人、当官的、酒妓、诗人等等。
大多朋友在我看来都是因为苏东坡的诗慕名前来,因为苏东坡的名气越来越大仰慕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名气越大,背负的罪名也会铺天盖地的袭来。在与人交这方面他就显得很没头脑、直爽的性格。
跟朋友爱开玩笑,其中朋友陈季常发“河东狮吼”就是一个典故,而后被流传下来。 那时候的诗人总是爱喝酒的,对酒当歌最是开心,亦是是最舒服的状态,没有距离感,苏东坡往往这个时候是最能表现自己的。
而因为他这开朗豪爽的性格,对朋友直言不讳也能给他带来灾难。弟弟子由和曾经的妻子王弗的提醒,不要对任何人都推心置腹的。这样你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朋友可以交,但也是需要筛选的。
只是以后苏东坡的一生中,也就只有几个可交的“闺中密友”了。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总是给予他帮助。 在我们生活中,知心朋友只需要那么几个就够了。朋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广交朋友的苏东坡也在性格上体现着他是一个开朗豁达通透的人,如此优秀之人是不会表现得悲观的。遇事之后总会自我化解。
涉及面广是本事
苏东坡真的是一位奇才,他除了写诗、写散文外。他还精通佛道、炼丹、瑜伽等等,足以说明苏东坡是个善于接受新事物,并爱付诸行动的人。
因为他爱专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其中他更多的对长生不死之术很是着迷,但又不过分的立求,他更多是的好奇。他对生死之事不会过度紧张,也不预废,他非常注意保养。
他也喜欢炼丹,炼制“外丹”。苏东坡写了两篇札记,一篇叫《阳丹》,一篇叫《阴丹》进行描述。 他更懂得知行合一,知道如何更好的帮助自己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他还精通医术,在被贬到儋州后。闲来无事就去乡野采药,其中有一种药荨麻就是治疗风湿的。 当苏东坡生病的时候,自感身体软弱无力,就停止进食,于是买来一副药,买黄芪来吃,然后身体就好多了。
他甚至还知道名为阿米巴菌,可见苏东坡对医学也是很钻研的。
除此之外还会画画,他对笔尖上画出的线条是情有独钟的,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想法。手法独特的画法让他的作品也享受独一无二的称赞。
苏东坡这种爱学习,爱钻研的性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缺乏的就是爱钻研的性格,对任何事物都是三分钟的热情,兴趣过了就放弃了。
这样的学习完全没有任何价值的,不难想象成功的人他们的毅力是多么坚定,对任何事不会轻易说放弃。我们能到做苏东坡的百分之八十就好了。
“乌台诗案”是转折
“乌台诗案”就是一场文字狱,当年文字狱本就很少,却被苏东坡遇上了。而这场文字狱改变了苏东坡的一生。
从高位跌落谷底,这高低起伏的变化,苏东坡在狱中要如何度过。正因为这次牢狱之灾,让神宗皇帝知道的苏东坡是绝没有造反之心的。因为其中发生一起一个乌龙事件,让神宗看到了苏东坡的诗,并十分感动。最终得以大赦。
当一个人在经历生死之后,感受到了世间的炎凉,真所谓风水轮流转,人间的无情,世俗的阴暗面。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性情,什么人才是值得交的。比如:一个是王巩,一个是子由,一个是驸马王冼。这也是苏东坡劫后余生唯一的财富。
人生得以逢知己才是最幸福的是,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真的对你好的人,不要太在意没几个朋友。朋友多不见得对你是真心的。能对你真的那肯定是值得相伴一生的。
被贬黄州是幸福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过后,苏东坡心灰意冷,曾经的那个好皇帝是不可能再回来了。宋代曾经的辉煌也将一去不复返,神宗皇帝虽野心勃勃想要创造一番事业然而错信了人,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致使元枯党人一再被贬,苏东坡也不例外。
被贬黄州的这段时光是他理想中的生活,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处。就跟陶潜一样,归隐上林无拘无束的。
在这段时间里,他看得很通透明了。他在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果不当官就这样在乡间小屋里,种自己的菜,过自己琴棋书画的世界,也是一种美好生活。
在这里有个“定慧院”是苏东坡人生挫折之后的居住地,也是开始思考人生的地方。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转而投向宗教。
然而宗教与曾经的儒家思想想悖论,两种思想在一起有碰撞。儒家是拥抱现实的思想,宗教是达到精神的空虚和无我的精神存在。苏东坡现在不能两全的办法就是实践。
自己开始种菜,成了这一时间段最开心的事。而后因为老百姓吃不起猪肉,于是发明了很多做菜的方法,于是“东坡肉”“东坡酒”“东坡鱼”都相继出现。
他开始为自己精打细算过日子,维持一家的生计。有计划的规定每日不超出百五十,每月固定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挂屋梁上。 这样有计划有规律的,一家人的生活也是不错的。
在黄州还要个地方叫“雪堂”是苏东坡一生的回忆,是后人用来纪念东坡的地方。看着雪堂里的画像,不免惊叹这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在黄州这段时间,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因为他会写作,写诗,成为诗人,是他把情感和郁闷抒发出来的出口,也是他能走出人生低谷的一个好办法。所以人在低谷的时候往往是能迸发更多灵感来源的时刻。这个时期的作品更能与人共情、跟同身受。
心系百姓是行善
苏东坡在经历了两次的迫害之后,他对生活不再如以往充满了热爱,对人性也不会再有期待。背后捅刀子的往在就是你所熟知的人,这人心的险恶苏东坡是尝尽了的。
他只想像陶潜诗人一样归隐山林,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喧爱,过上只属于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往往事与愿违,刚刚才享受了片刻的温馨又匆匆调离。他就像一个旅游者一样到处被派遣去各个地方,最终流放到了儋州。在那里过上了晚年生活,好在有朝云陪伴左右照顾其晚年生活,不沦落为与人照顾的地步。
而苏东坡虽频频被流放,但他心系百姓。遇到洪水帮百姓抗洪,遇到灾荒想尽办法替百姓解忧。还帮助百姓治理河道,修城墙。
即使没有身处高位,也依然写文替老百姓申诉。从青苗贷款法的废止,到整顿吏治,到革新选官制度,最后到整治腐败官民问题。他都亲力亲为为其奋斗。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或许是他最大的心愿。
所以林语堂一直说苏东坡是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终于能理解了。
正因如此百姓对他的爱戴是不可小觑的,无论到哪都有百姓的拥护,也有地方官的照顾。
官场上不如意,也让生活中的苏东坡有了些许安慰。有酒有肉、有女人有朋友、有亲情、可做诗词歌赋、能画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这让我们想想都羡慕的生活,苏东坡在他有生之年都享受到了。
正如上帝关上一扇门,打开另一扇窗一样,或许不太贴切。但我认为正是这样,苏东坡才令大家敬佩。对百姓的关爱是没有哪位官员能比得上的,苏东坡的认真的态度、对朋友的关心、极具幽默的个性,这样一个文人墨客真的让人喜欢。
诗人余光中说:
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在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跟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是苏东坡就很好,他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这对苏东坡的解读非常到位,人生不是没有快乐,只因为没有读苏东坡。
苏东坡这位大文豪让我们见识了他的真功夫、真性情。我们也敬佩他骨子里发散出来的达观性格和他拥有的各种丰富的个人爱好。使他失意的生活有了色彩。可见拥有个人爱好是可以让困顿的人生找到真正的自己,掌控自己,不会迷失。
从苏东坡这一生中,让我们感悟到家庭、朋友、爱好的重要性。对他形成豁达的性格也起到一定作用。所以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土壤、肥料、雨露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成长的路上不迷失方向,坦然接受一切困难,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生活。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们无法预料,我们能做的就是做自己。做个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幽默风趣的自己。给我们苦闷的人生,增加一丝丝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