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不得不再拿自己开刀,这是一件很没面的事。
谈到写作,一个问题总是绕也绕不过去的:你为什么要写作?
里尔克说:如果你觉得不写你也能活下去,那就别写。博尔赫斯说:脑子大了,就得减轻它的负担,而减轻负担的惟一办法就是把东西写出来。别无他法,否则它要一直压着我。我说:我还是闭嘴吧。
一部好的作品,起始点多半是一个强烈的表达欲望,强大到一个人突然义正言辞地说:“妈的,写这本书就是我的使命!”
而我最初开始尝试着写东西的目的仅仅是看能不能吸引点旁人的目光,心里并没有什么值得抒发的内核,写作仅仅是技巧之事。每个抱着文字梦想的人,都会早早地碰到几本大师之作,然后妄想建造自己的空中花园。我碰到了《变形记》、《百年孤独》,读的稀里糊涂,看赞誉甚高,便也奉为神明,开始在技巧、自以为的立意上东施效颦,这当然是一个大错误,尤其是当我连“的地得”还不知道怎么正确使用的时候。
有创作冲动是好的,但创作冲动最终能否变为供世人接受的珍宝,需要的却是结结实实的创作能力。当创造冲动凶猛地吞没了对自己作品客观评价的能力,当功利心遮过了想要去表达本身,带来的后果多半是少年失志,咒骂世界瞎了眼。
作家往往在自己阅历和精力都足以支撑他创造的时候,即中年,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当然不能一棍子敲死,早慧儿童也是存在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最好还是放过自己和世界,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打磨,也让文化少一点糟粕。
少点功利心,其实是因为写作本身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人的行走其实只是留下了一串串记忆,让此时的自己感到某种充实,我们能用什么方式让记忆一直鲜活呢?拍下照片、录下视频?恐怕都不能,只能是写作,因为它是唯一能抵达最真实的你的东西。
你有多少次和自己对话的机会呢?不需要察言观色、不需要在乎表达技巧、更不需要隐藏。飘忽的想法被即刻刻在了纸上,不再飘散,这容许你端详、回眸,去诘问自己。你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会察觉出自己思想的不妥之处,你可以试着真正地修正它,然后这些新生出的部分也开始成为你。
写作最大的魔力恐怕就在于你竟然在这种独自对话中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就好像你将永远无法预知笔墨付诸纸张之前自己究竟会写出什么东西,你本以为自己接下来要说出的话却被纸张上的已经存在的文字运用它的逻辑推导出了新的想法。
人生的某种不可思议在于即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过了一段岁月也会不敢相认,你脑子中只剩下了一些斑驳的画面,你忘记了当时全部的所想。但留下的文字会给你的思绪一个恰当的容身之处,再次阅读它们,你可以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你心里那些未公开说出的话,恰当地衔接了过往故事的断裂。
我们应该试着不抱任何目的地践行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违背真正的想法,用哗众取宠的语言给年轻的自己带来一点被瞩目的刺激,但也可以对自己开诚布公,看自己究竟是如何淌过岁月的河。“不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用写作来了解自己,也用写作寻求交流,因为交流也是寻找自己的方式。
但当你选择了用写作来交流,想要用写作来赚取生活所需以便更自由地表达时,就要有写作的道德。
你脑子里有汹涌的思想,却什么都不做时,便不能理所应当地认为别人应该理解你。交流需要恰当的媒介,在于你能不能把心中的东西用文字真正地传达出来,能不能被读者领悟到。不然脑子里有再伟大的想法都是白搭。
为了这个目的,你不得不回到现实世界,学会这个世界的符号去表达自己。
创造依靠的不尽是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更可能是作家严格的生活自律和创作习惯,只有你坐下来把心神全部投入到那白纸上可能蔓延出的世界里,作品才会慢慢发芽,展露样貌。你可能要坐十年冷板凳,遭受退稿、无人问津、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最基本的表达技巧,尽可能做到用词精准……然后才可能恰如其分地自由表达出自己。就如同画家要先学会如何调色、画线条,才可能去表达出自己的胸襟。
要学着去忍耐孤寂,写作只能是一个人的事情,是独自和魔鬼斗争,只有赢得胜利才配得到世界的掌声。要学着去一遍遍地修改,生活中那些随口而出的话语落在纸面上是凌乱不堪的、十句话八句是废话,第一遍落在纸上的文字也只是日常自言自语的变体,别人阅读你并不是为了这些东西。请别用“这就是我,爱看不看”这样的孩子话为自己的盲目自信和懒惰买单。读者没义务再去组织你的逻辑、去砍掉繁枝看到树干。
也因为这样,请不要因为第一遍的书写成果稀烂,无法直视而放弃、害羞、胆怯,在被人过目之前,作品都未诞生。“第一遍只能是臭狗屎。”你有无限多的修改期限。
要学着挤出时间去写作,因为永远都不会有最佳的写作时间,甚至是在平静的生活里,一汪死水的平静生活也意味着感情的枯竭,人都会爱上绝对的清闲。
也要学着去推销自己的作品,“我只管创作”这样的话,多数人并没有资格说,写作归根结底是你在寻求对话,从纷杂的世界中寻找愿意聆听的人,不然就别怪被埋没。
要学着生活,该去看看真实的世界,你要永远活在人间,同时保持着对平庸世界深深的敏感;要去寻找那些真正值得转述的故事,用最真实的情感在激荡着自己不停地写下去;去看一个乞讨的老妇到底在想些什么,而不是你以为他在想什么。
想走上严肃文学的道路,依靠的还是走文学期刊、竞赛的老路;但网络写作平台的涌现,也让写作变得没了门槛和纷杂,甚至偏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写作”。
知乎上的写作更像是对话式的回答,公众号的写作干脆叫起了运营,简书上是层出不穷的大学生干货。其实这种写作更像是一种思维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逼迫自己了解陌生的事物,学着换位思考、抓重点。
但即便是这种书写,也要面对“看东西的人没写东西的人多”的尴尬现实。
比如,你也要选择开通一个自己的公众号……(我觉得很多公众号已经不像品牌,而是个人QQ空间了,只不过大家都在写日志。)
我没什么意见,但现实情况是,一个私人向的公众平台的生存环境在日趋恶劣,屏幕阅读的碎片化和追逐及时性,是廉价内容和即时信息的沃土;微信用户的饱和、公众号严重泛滥和同质化,让人失去了去倾听一个平平无奇公众号运营者的耐心,多数时候,付出和回报是严重偏离的。
更何况,多数人可能不愿承认他的公众号是私人向的,顶着一个响亮的自己可能都不信的slogan,寻了几个写字的友人,定位囊括影音书画。要创作奇迹的人在坚持的羸弱和现实的贫瘠中,铩羽而归。而一个本来抱着表达的单纯心思的人,也可能在时不时涌现的自媒体神话里变得忘记初心。
简书、知乎、豆瓣等等都是如此,写的好的人,可能都能混的开,但仅仅是拥有写作兴趣的人,零门槛的写作平台的确会时不时地给你提供一些惊喜,但也要做好长期心理落差的准备。不过好在,指望用写作养活自己的人也不多。
如果你不怎么写作,如果写作仅仅是是你的兴趣所在,不妨去尝试着书写,尝试着在合适的平台发表,只愿不忘初心,去交朋友,去用写作生活,你所走过的生活可能会因写作而变得不同。
如果你想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专业所在,只能再送上里尔克的那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加持任何希望。
永远不忘仰望云端,和贴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