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被拒绝过很多次?没点开过这篇文章的他,也一定逃不开被拒绝的魔咒。活在世间,免不了被握有选择权的当事人宣判。
一年级时的一次课堂经历是他心中永远的痛。老师抱来了一堆礼物放在教室前面,所有人都站到前面来,被表扬的小朋友就可以拿走一份礼物回到座位上。40个小朋友,剩下了20个人,剩下了10个人,剩下了5个人,剩下了3个人……蒋甲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明明是一场向孩子们传递爱的团建活动,怎么就变成了一次对三个6岁小孩的批斗大会了呢?那天到底是老师更尴尬还是自己更尴尬,这个问题大概困扰着蒋甲本人至今。
以致于以后蒋甲面临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受到6岁时产生的那团乌云的影响。我不能有所请求,我害怕被拒绝。我不能轻易改变,我害怕失败。这种恐慌一直占据着蒋甲的内心,对心理阴影的测算早已超越了二维的面积而变成体积。就算8年之后他鼓足勇气下定了超越比尔·盖茨的鸿鹄之志,这一状况也未得到很好地改变。
30岁时的一次创业失败,才让他意识到被拒不过是人生常态,人们不可能更不应该在被拒一次之后就放弃所有。我今天因为投资被拒绝我放弃了创业,可比尔·盖茨会像这样吗?显然不会。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就像是得到教人们买课学习摆脱焦虑,谷歌给的办法相对来说则简单得多:持续被拒,进而对拒绝麻木,被拒的人的内心不再脆弱不堪,而是如牛皮一般柔韧又结实。
理由可能既荒诞又缺乏科学依据,但方法可能确实值得一试。被拒100天升级成为一个“研究项目”,蒋甲也为此建立了一个博客,记录下每天的被拒经历。
第一天,问公司楼下的保安,“你可以借我100美金吗?” “NO、why?”哪里还顾得上什么why不why的,赶紧走别丢人现眼才是。
不对,他给了我解释的机会,为什么我不抓住机会好好解释一番呢?第二天,汉堡店点餐,“你可以给我一份汉堡续杯吗?” “emmm什么是汉堡续杯?” “就是可乐续杯那样,再来一个汉堡。” “也许我可以跟经理反映一下笑:)”
此后的每一次被拒,蒋甲都会从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发现原来陌生人之间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和信任、被接受原来真的可以通过不断地表达诉求来实现等等。
他写了一本书是《没有永远的拒绝,你只是暂时不被接受》,很多人看了它的TED演讲就立马剁手买了这本书。我倒觉得买回来一本别人的方法论不太有帮助,在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去演练一下总结自己的发现应该会更有效。虽然中美的文化差异可能不会让这种实践太顺利:(
忍不住去试试呢。大家平时都是怎么克服恐惧的呢?欢迎留言讨论鸭。
对了,祝大家开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