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华杉讲透】:“「怍」是惭愧,一个人如果说起话来不惭愧,那他做起事来就困难了。如果说话很轻易,那心里就没有一定要照做的心志,没有自己量度一下,说的话到底做不做得到。”
《华杉讲透论语》:“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就是张嘴就来的假话、大话、空话、门面话,这已经快成了深入骨髓的民族性习惯。我们学《论语》是为了批评自己,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这个毛病,我自己有没有?有!每个人都有!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说的每一句话,不管是写在文案上跟客户说的,还是在公司跟领导、跟同事跟下属说的,在家里跟父母丈夫妻子说的,跟孩子说的,每说一句话,先问自己信不信、能不能做到。你会吓一大跳。然后话就少了,讷于言而敏于行。”
今天这句话让我看到,如果做不到,在行动上落实不了,比起说漂亮话,还可以选择闭嘴、保持沉默。这也是一种「消极」层面的积极。漂亮话能够带来情绪上的愉悦,但如果做不到,则是『不实』的表现。
我在这里体会到「大言不惭」这个成语的深意,要对自己说出去的话有觉知,要具体可行,要认真对待自己说出去的每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