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华杉讲透】:“「切切偲偲」是切责、相互批评、相互规正,也叫责善,即责成你向善。『怡怡』指以和悦为主,和睦相处。儒家的朋友之道,是相互批评。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需要朋友来指出。但兄弟、家人相处,要以和悦为主。因为朋友是选择来的,兄弟则是天生的。朋友可以绝交,兄弟不可疏离。同理,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不能互相批评,那样更伤感情。”
今天这句话给我上了一课,它让我看见,过去对待朋友跟家人搞反了,搞反的原因是对不同的「关系」没有清晰的理解和界定。
首先,朋友是主动选择出来的,而且朋友之间要基于善心敢于直言给出反馈,大不了绝交嘛。但是在家人之间不能这样相处,因为不能绝交,这样的相处彼此之间会形成“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家庭中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率先垂范。亲近的关系遵循「模仿律」的原理,“一切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仿。”
当下的社会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在家庭关系中适当也要采取「隔离」的方式,找到新的模仿者,才能不受原来模仿者的影响,走出恶性循环。
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相处之道,要主动学习才能妥善地处理。
过去我一直不理解“家和万事兴”背后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的智慧。不理解的原因是,我看见,如果在家庭中以「和」为最高原则,就需要无尽的包容,这种包容控制不好尺度会发展成纵容。我现在渐渐地体会到,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更不能没有共识(相同价值和标准)地互相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