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经常会看到关于世界各国读书情况的统计表,会看到我国读书最多的是学生,我们的读书统计是计算了学生的教科书的,由此可见我们离书本越来越远。我们也常常听到“教师好好读书,学生天天向上”“家长好好读书,孩子天天向上”的说法,无非都是想唤醒更多的人去读书。
我想,我们之所以远离书本,是因为有比书本更吸引我们的。比如手机阅读,便捷的阅读方式让阅读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又不用携带书本,自然就会取代书本。比如手游,任何一款游戏都因为含有娱乐性、挑战性、不确定性和期待性深深吸引着玩家,在“就一局就一局”的自我提醒与迁就中,消逝着时间。比如娱乐节目,刷刷抖音、微博,看看微视频、吃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视觉、感知觉的需求。大数据的时代将我们变成了透明人,只要一两次的百度、观看,下一次就会有无数“这里有你曾浏览的”“也许你会关注的”推送给你,让你本来打算随便翻一下的手不由自主多翻了几下,让你本来没打算逗留的眼睛多瞄了两眼,就变成了几个小时转瞬即逝。人在不需要任何思考、又能满足对新鲜事物的了解的时候,是极其舒服的,因为不费吹灰之力。
我曾深深担忧,城市wifi全覆盖,是喜是忧?现在的公共场所,已经培养了千千万的低头族,过马路看手机命丧黄泉的,打手游宅在家不见阳光的,痴迷游戏里的角色自杀的(离大学报到还有18天),整天挂在微博上打口水仗的,靠自拍当网红挣钱的,公交车、地铁、高铁上不顾及他人大音量播放视频电影的,“饿了么”“跑腿”“外卖”……我们培养的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还有三观吗?我们孩子成长的榜样是什么样的?我们民族的希望在哪儿?这已经不单单是教育的责任了,而是社会的责任。
回到我的标题,为什么要读书?据说,犹太妈妈会在书角上抹上蜂蜜,带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体会书是甜的从而爱上读书。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知道犹太人的聪明才智是公认的。
我的同事曾跟我说,他们一家四口每天吃完饭把餐桌擦干净,变成书桌,一家人开始读书、学习、写作业,“小的一看我们都忙着读书,他没事干也就开始读书了”。朴实的话语里道出的是榜样的作用。两个孩子求学成功,出国读书,立足于大国企业,确实是“不用太多管”。
我想,父母读书的意义就在于成长自己,为懵懂的孩子示范、引领,等到有一天孩子超越我们了,我们还能与孩子对话,不至于退化落伍太多,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步伐。
我想,教师读书的意义就在于职业的需求与价值。教师要用自己的精神、气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帕斯卡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考而有个性,也因思考而有自我。读书就是让我们在与伟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价值判断。
手机碎片化阅读,可以填补时间,却难以形成系统与体系;因为阅读频次与地点,难以静下心来带着思考阅读;又因为主题切换太快,大脑时时处于被动接受却又没有实质性获取的浅阅读状态。
读纸质书,是一种仪式感,是一种从思想到心灵自由安宁的享受。
我们不能读无益的书,要少读最好是不读那种只占据我们时间而对我们没有任何启发的书,多读让我们有思考、对我们有启迪的书,甚至是我们一读不懂、再读略懂、三读四读不厌倦的书,那些真正有思想深度、有文化浓度、有专业纯度的书是值得我们反复去读的。
其实,当读书成为自觉行为,当哪天不读书感觉少了什么时,你就会明白、什么为了孩子、为了事业而读书,都是不对的,真正的读书没有任何目的,就是当下,我的需要。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