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在北方,夏,是最令人难堪的季节。刺眼的阳光把天空炫成一片耀眼的白,行走在干燥的土地上,眼前艰难地闪过点点绿色。还有灰秃秃的山,一道道沟坎,都显得是那样焦燥不安。
打从童年时代,就一直向往着江南。尤其是那一湖春水,映照着两岸的绿色,更有斑斓杂呈的花儿点缀其间。泛舟其间,捧一杯香茗独品。赏景也好,阅人也罢,单是这景这情便已自醉了,更哪堪西湖歌舞,寒山钟声的薰扰。
求学,给了我一次体味江南的机会。那是即将毕业时的一次外出实习,地点便是江苏省常州市的戚墅堰机车厂。还记得那时,怀揣着激荡不平的心情,在火车上经历了三十二小时的奔波,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系的江南。刚下火车,竟发现心里有一丝丝紧张。仿佛是要去探望心怡已久的女子,在绿水锦岸之中,心情也愈显蜿蜒崎岖。我们被安置在厂里的一幢职工宿舍楼里,按照当地人的提醒,纷纷挂上了蚊帐。据说,江南的蚊子是会吃人的。
一个星期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次休假。于是,忙不迭地去寻找当地人攀谈,询问江南的特产和名景。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南京长江大桥,是在此之前早已铭记于心,心驰神往的。而当地人谈及,多半不以为然,长年累月地生活在这儿,似乎这样的名胜古迹已经无法再给予他们激动和欣喜。再细细询问,中山陵,雨花台,夫子庙,寒山寺,虎丘,雷峰塔……一时间,各种传说典故都被娓娓道来。终于才真正体会了“江南出才子”的意味,十年的寒窗苦读竟比不上当地人的一问一谈。由此,便可窥江南人文的一斑。
由于时间短暂,便决定先去苏州。一来,是距离比较近,会看到很多园林;二来,也想品聆一下那“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韵味。下了车,正遇上蒙蒙细雨。江南的雨和北方的大不一样,没有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只是轻轻地挥洒。大可不必打伞,于斜风细雨中行走,更增添了一分快意柔情。而伙伴们仿佛并不领情,直爽的性子让他们只感到
一种郁郁的沉闷。相比之下,他们更衷意于那种风驰电掣的暴雨,一种痛快淋漓的畅然。经过多番问路,我们来到了曾经在书本上见到的拙政园。跨入园林,一弯池水,两岸梧桐蜷曲在我们眼前。莫名的欣喜,便由胸中涌出,溢满全身。于是,携朋引伴,穿梭于人群亭台之间。不一会儿,便在园林中游了一圈。只见同伴个个面有不快,初次游园观景却如同无头苍蝇,乱飞乱撞,其中妙趣佳景一概不知。眼前放着如画秀色,却形如无物,不觉感慨白来一场。
正在这时,便望见一队刚踏入园中的游客,在导游的指点下结影随行。于是,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跟着他们一道游园呢?比起自已闭着眼睛乱转,岂不要好的多。想到这里,便和同伴悄悄地尾随其后,聆听着导游的讲解,体味着其中的蓁蓁妙处。这才知道,有远香堂的“荷风四面”;香洲的“画舫楼船”;八曼陀罗花馆和州六鸳鸯馆的“花亭相映”;和留听阁的精雕细琢。这一次,才真正领略了江南园林的博大精髓。较之以前,恰似拨云见日了。
有了这次的游园经验,再游其它的景致,我们便深悉捷径,每每如法炮制一番。从寒山寺到虎丘;由飞来峰至苏堤春晓,而且还有了苏州小排和西湖醋鱼的意外收获。着着实实地做了一回江南人,对江南风情进行了一次完美体验。如今,几番回想起来,仍忍不住唏嘘感怀。
毕业之后,无可避免地加入了上班一族。回到了北方,继续着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每逢夏日来临之际,那浓缩在心中的江南憧憬,绿色情愫,仍然久久无法逝怀。但由于俗事践踏了光阴,便一直未曾再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