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篇点题,指出金庸小说有两句纲领性,灵魂性的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家国;“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是悲悯。家国奠定底色,悲悯决定高度。
既点评了我们孰知的主角人物,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也分析了配角的存在,游坦之,马钰,丘处机,康敏,阿碧……
评论郭芙并不爱杨过,只是喜欢成功人士,谁成功,谁有名,便喜欢谁;
批判全真教的教育方式,把武功绝学锁进藏经楼,束之高阁,白白浪费资源,以致第一大教没落;
赞扬少林的包罗万象,外出弟子回寺的第一件事便是汇报所见所闻,并把新武功,新招式记录成册,弟子皆可借阅,方在武林屹立不倒;
点出郭靖黄蓉的家族式统治的最高境界是意识形态的统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吸引无数仁人志士正想投奔;
夸赞了金庸先生对小说情节安排的巧妙,阿碧出现次数极少,却首尾呼应,一开始在慕容复身边,最后陪着疯癫慕容的依然是她;
也指出对某些人物塑造的不够丰盈之处,如小龙女前期的坚定冷清和后期在莫名其妙的嫁与绝情谷主,如金轮法王这个仿佛因为反派必须存在的反派存在;
从四女对张无忌的感情需要说明为什么赵敏成为最后的赢家。
小昭把自己放在侍女的位置,纵然进可攻,在郡主赵敏眼里却只是个丫鬟,主子是不会同一个下人计较的,身份不一样。阿离是张无忌的表妹,进不得,退不能割舍,无论如何亲情是剪不断的,保持位置。周芷若想要从张无忌身上寻求安全感,所以一再让他指天发誓,张无忌自身优柔寡断又哪来安全感给周芷若呢?况且誓言这种东西,说的多了就不走心了,导致张无忌对周芷若又惊又怕,独缺了爱。赵敏对张无忌的感情需求就很简单了,只要爱她,一心一意喜欢她就行,至于门第,身份,她自己会克服,所以张无忌只需要走一步,就是赵敏强扭的幸福。
作者还从现实角度探讨了岳不群的性格缺陷,马钰的领导水平,全真七子对郭靖的拳拳爱护之心,杨康的油滑小聪明在成人世界的碰壁……
对于喜欢金庸小说的人可以一读,不喜欢金庸武侠的人也可以从中领略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分析的人物事迹。
先生虽已不在,侠义永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