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营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一位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识人之长,因而刻意避其所短,而非着眼于发挥其所长,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之所以用人,是用人来做事,而不是用人来投主管之所好。
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他们问“他贡献了什么?”他们不问“他不能做什么?”,他们问“他能做什么?”
重视一个人的长处,也就是要对他的工作绩效提出要求。真正“苛求”的上司,总是先发掘一个人最擅长做些什么,再来“苛求”他做些什么。
人的长处可在组织中产生实效,而人的短处可以使其不产生作用。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组织,使人的弱点不致影响其工作和成就。
我们要坚持因事用人,而非因人设事。因人设事的结果,是为了安插某一个人,一大群人都是受到连累。因人设事的结果,是必将产生恩怨派系。
“公事以外”才是朋友,不能受感情影响,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建立起人人各有所长的团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究竟该怎样用人,才不致陷入因人设事的陷阱?(四原则)
① 不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
一个职位,如果先后两三人担任都失败了,那肯定是常人无法胜任的,必须重新设计。
“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② 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
合理的职位,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因为职位的涵盖很广,所以人们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
凡是最能充分发挥其长处,而且最受到挑战的人,他的工作肯定最起劲,也肯定最能有所成就。
③ 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考评制度及其指导思想,应该能发掘人的“潜能”。
一套适当的考评方式,第一步是列出对某人过去职务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再把某人的实际绩效记录与这项期望贡献相对照,然后检讨下面四个问题:
(1) 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2) 因此,哪方面工作他可能做得更好?
(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4)如果我有儿女,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④ 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只有经得起绩效考验的人,才是可以提升的人。反过来说,对一个没有突出表现的人,尤其是一个没有突出表现的主管,应该无情地调离,这是管理者的责任。任他留下来,必将影响全体人员,而且对于整个组织也是不公平的。
任何一项人事任命都是一个赌注,但是,只要能抓住某人的长处,至少是合理的赌注。
主管对下属的工作富有责任,也掌握了下属前途发展的权力。用人所长,不仅是有效性的要素,也是主管对下属的道义责任,是主管对其职位和地位的责任。
如何管理上司
要使上司发挥所长,不能靠唯命是从,应该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建议。
“我的上司究竟能做些什么?他曾有过什么成就?要使他发挥他的长处,他还需要知道些什么?他需要我完成什么?”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在一个组织中,有效性的每一面,都是“机会的开发,问题的消失”。有效的管理者把每个人都视为可以开发的机会,包括他本人。唯有长处才能产生成果,而抓住弱点只能造成令人头疼的问题。
——————————————————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是运用每个人的才干。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让各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