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的敏感期》2岁半—3岁

        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自我意思的产生。许多妈妈会注意到,当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时,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也不愿意让别人看他们的书,就算是自己不想玩的、不愿意看的也决不让别的孩子动。谁一拿,他立刻就说:“我的。”这些时候父母常常感到不解,感到难堪,觉得没法改变和说服孩子,甚至习惯性地把孩子的这些行为解释为自私的表现。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孩子跟自私是毫无关系的,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自我和自私的关系。自私指的是在利益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才叫自私。那么自我呢?指的是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儿童在一出生时,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

        2岁左右的孩子对概念特别感兴趣,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会不惜一切反复进行,以满足他的心里渴求。所以如果孩子在这时候表现出对某事的追求,此时的父母们应该满足儿童的这个需求,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要积极鼓励支持,儿童必须要走他想走的路,这样,我们就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为这是儿童建构自我的开端。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婴儿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成人后就真的以“自我为中心了”。

         其次,在孩子面前我们必须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能乱逗孩子,因为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玩笑。或许我们认为自己并没有逗孩子,而是说话随意了一些,就能给孩子带来烦恼,对孩子大意不得,说话时,请把小孩子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看待。因此,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之间的问题可以私下里解决,不让孩子承受成人的烦恼和痛苦。其实,最好的情形是父母相爱。为了孩子,要学会相爱,这样孩子因父母相爱,就知道什么是爱,就如霍思燕和杜江的儿子嗯哼,他就是在这种爱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个阳光、乐观、有爱心的小小男子汉,深受大家喜欢。一位父亲这样说:“我可以为子女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爱他的母亲。”这种爱给儿童带来安全感、稳定感、美好和神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我的,不给”: 孩子并不是自私孩子进入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之后,大多数家长除了觉得孩子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之外,还有...
    简白格阅读 1,261评论 0 0
  • 近日无所事事,尽是用无谓的软件去消磨时间,越是着迷越是空虚。目光瞥见床头上那一本本亦舒的书。虽说并没有完全...
    Wanfar阅读 2,707评论 0 0
  • 很久以后的今天,华真在纪念她流逝的时光,而我们,和她一起成为时光。 她和她的书苑一直存在于我和我的寻找里,面对纪念...
    六月湖水阅读 5,254评论 10 6
  • 在虹橋火車站 偶然看到這個LED面板 還是覺得挺窩心的 不是因為它指引了如廁 而是這樣可以避免誤入正在使用的衛生隔...
    nichinichi阅读 1,87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