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的春天,我失业了。
辞掉了干了两年的连锁药店领班的工作。
以店为家的生活,日日重复,二十出头的我,心生厌倦,对于下一步要干什么,做哪个行业,我没有任何头绪。突然多出来那么多时间任我支配,我一下子无所适从。
我收拾了心情,决定回趟家,看下爸妈。之前因为要守店,离家虽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两年里我也仅回去过两次。
绿皮火车的归途,时间变得好长。窗外的风景像一个个跃起的幻影,晃人眼。路上我接到了一个好友的电话。她在一线城市做销售,卖房子。我和她说我失业,正在四处游荡。她说,如果不打算回去做老本行,那你要不要也去尝试一下做我这个行业,做得好,收入还是挺可观的,意思就是,很挣钱,我听进去了。
我回家的那几天,除了吃就是睡,没有告诉家人我已无业,都以为我回来休年假。他们早出晚归的身影,让我难以启齿我的境况,那样显得好不懂事。
家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游荡过后唯一的记挂。
带着父母塞满希翼的大包小包重新出发。回来后,给自己打了一桶鸡血。
所有的简历全部投进和房产销售有关的公司。在投了几份石沉大海后,终于有一家房产销售代理公司叫我去面试。
这个行业最容易以貌取人,我的那位同学天生丽质,一线城市干得风生水起,我却没这个自信。简历上的照片贴的是我认为平生证件照中最好看的那张。如果因为这个环节就被淘汰,有点冤。有了面试的机会,一切都好说。结果一切正常,并没有碰到颜控到失去理性的经理,如愿成了房产销售大军的一枚菜鸟。
其实在当时,房地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一无所知,只知道,我卖的是房子。
新人到岗,培训,了解销售流程,背统一说辞,项目背景,定位,周边环境,竞争对手,实战演练。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新鲜,紧张,也担忧。和我之前完全靠专业知识就能拼出结果的工作性质不同,这是份必须靠嘴皮子,阅历,专业知识,揉碎在一起,还要有股说不清楚的狠劲的工作。十八班武艺,最好全都会。
培训不到二周,我就直接进入销售,第一笔单,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开的,卖了一套铺面,面积不大,总额也不算高,三十几万。
当时我所在的城市,人均月收入也就二千左右,普通商品房住宅一千多到两千,大家都过得还算正常。
他们对我说,素素,这是我们全家的底,都交给你啦,这里面不仅仅是我们夫妻的积蓄,还有我爸妈的,就想钱放在银行存着也没多少利息,拿出来做点固定资产投资,以后有点保障,我们信任你哦。
我诚惶诚恐,他们不知道,我是这个行业的小白,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单,第一笔巨款经我转手,我没有欣喜若狂,手心却全是汗。
当时决定做房产销售,我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我谋生的一种手段方式,哪一天我做完了一个项目,或者我离开了这个公司,身后的是与非,我并不能掌控。全然没有想到,其实我全程参与了所有的过程与结果,因为我的接待,介绍,吹捧(职业要求,职责所在),和我的客户一起展望的那些未来,共同画出的美好蓝图,哪一样与我无关?
我签合同的手,立刻不听使唤的颤抖,像在签我自己的生死状。
很多客户,他们都是这个城市里最普通的一类人。老老实实的学习,工作,生儿育女,节衣缩食,为自己为子女精打细算,每一步都没有偏差,也不敢有,按着最正常的人生轨迹在走,如果生活随便和他们开个玩笑,我想像得出他们惊慌失措的神情。
那些年的买家客户,没有经历过后来中国房产市场的疯狂洗礼,谦卑又胆怯,可爱又单纯。我们说的,他们大部分都会相信,而且当时的网络媒体传播也没有如今这么变态,大家都在相对一个较小的范围认识当前市场变化,市场给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除非那些特别会折腾,见过大世面,知识面丰富,喜欢研究中国市场经济的客户,他们来了,我们就当他来免费给我们上课的,因为他们的口袋,不会轻易亮出来。
我开了那单没多久,开发商就和我们代理闹矛盾,说业绩不理想,说我们销售员消极怠工,销售回款也很慢,放话说那后面的提成就别想全额发放。接着就是拉锯战,各方不信任,没有方向。
我突然发现,这个行业好势利!从销售到开发商,无一例外。
我们检视客户,堪比江边瞎子算命,十拿九稳,然后再看客下菜,分名别类,列出abcd四大类,分配时间和情感,做得好,业绩就好。
我们做的这个项目其实到最后,是失败的。其中一大部分人,早就闻风而动,离职前找好了下家,一个个都那么有先见之明,这个江湖的风和雨,他们早就通达,就我这类刚入行的菜鸟,看不清形势,忠心不二。只是最后全员撤退时我也还是离开了。离职前有客户找到我说,你们走了我们怎么办,以后有问题找谁呢?我心中忐忑,嘴上却说,楼都盖好了,开发商在呢,我们只是中间的销售代理,我们走了,影响不了任何人和利益,有事以后会有专职人员联系,再不成就找开发商。
客户悻悻的离开,我那个时候的心情就像走了大半夜路,下大雨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心里没底,也只能往前跑。
开弓没有回头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