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说三国 91 | 贾诩步步诱逼,曹丕无奈就范
曹丕从安插在曹操身边的内侍那里得知,父亲对众人推举他的联名表有些出乎意料,感到既担惊又忧郁,这才理解贾诩的预测,连忙又回头找贾诩寻求破解之计。
贾诩深知曹操心肠毒狠,对付离心离德之人绝不会心慈手软。他怕一旦如他所料想的蔓延之火延烧到曹丕身上,曹丕可能会出卖他,因此,必须在现在的危急时刻,逼迫曹丕许下重诺才肯出手搭救,否则,曹丕过后翻脸不认人,他就再也没有办法制约了。因此,贾诩借口军务繁多,或者经常出现在人多眼杂的地方,四处躲避曹丕,使曹丕无法说话,有意催促曹丕心中越发急躁。
等曹丕好不容易在贾诩睡觉的船舱内捉到机会,曹丕连忙向贾诩问计。贾诩却镇定自若,说:“一切不是如子桓的意思,快要封王了吗?”
曹丕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说:“大事不好了。老师有所不知,父亲果然内心不安。我们恐怕要大祸临头啊!”
贾诩口急心不急,装作惊慌地说:“啊,这可如何是好?”
曹丕见贾诩也极为罕见地乱了方寸,心中更是恐慌,急得在舱内团团乱转,时而摇头叹息,时而顿足叫苦,不住地嘟哝:“唉,想不到积累多年的实力毁于一旦,真后悔不听老师的劝阻。唉,这全是崔琰为了邀功而耽误我,这个该千杀的小人。悔不当初啊!”
见到使曹丕焦躁的小计谋起了效果,贾诩知道这个小伎俩如同玩火一般,如果操之过度,就可能失算失控,聪明反被聪明误,于是吞吞吐吐地说:“计策倒是有,只是……”
话到嘴边,他却故意拖延不说。他非常清楚,曹丕越是着急,他越要沉稳;曹丕越着急,他逼迫曹丕就范的愿望才越可能达到,否则,一旦他跟着一起着急,所有的计谋便会如同打狗的肉包子一样,一去不回。
曹丕已急得惊恐异常,见贾诩吞吞吐吐,似乎很迟疑,情急之下,已顾不得尊贵的身份和体统,忙跪在贾诩面前,说:“老师如果能够解救学生度过这番危难,来日绝对不辜负老师今日的恩情。子桓敢对天起誓,永不相忘、富贵共享!”
贾诩心里清楚,从古到今,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把上天视若神明,绝不敢拿上天开玩笑。曹丕既然敢于对天起誓,可见是非常神圣和虔诚了。他不可能要求曹丕把许下的诺言签字画押,但有了曹丕这样的许诺,远比签字画押更有威慑力。因为不但曹丕,不但曹操,世上所有的人,哪怕再骄傲的人间霸主,没有不敬畏上天的。
既然大功告成,贾诩连忙扶起曹丕坐定,才说:“子桓毕竟是丞相的亲生骨肉,丞相也绝对没有彻底剪灭子桓势力的意图,只是因为此番的连署表暴露了子桓的势力过于庞大,出乎丞相的预计,引起了丞相的担心,怕你的势力对他会构成威胁,更与曹植、蒋干一派的势力失衡巨大,使丞相在其中难以利用制衡的手段来掌控两派的势力。因此,我料想丞相只打算瓦解你我的势力,削弱影响而已,使我们绝对没有抗衡丞相权利的能力,最好与曹植他们的势力旗鼓相当。这样则皆大欢喜,丞相与各派人等都可以安心而眠。”
曹丕说:“听老师这么分析,我心里稍微安心一些。不过,现在的形势,我具体该如何应对?”
贾诩说:“降尊纡贵,你要主动请求丞相解除部分亲信将领的军权,并带头自愿降职,达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效果。只有这样,才可以解救你我和大家。”
曹丕听了,内心非常舍不得权力和尊贵,说:“这么一来,我岂不是要和曹植沦落为一类了?一旦成了孤家寡人,我什么时候才能翻身重聚实力啊?”
贾诩说:“你和曹植完全不同。曹植是无心无力,你是有心有力。解除大家的权利只是暂时的,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眼光放之长远,才能终成大事。眼下最紧要的是使丞相如何安心。如果丞相的疑心不去除,万一引来你我的杀身之祸,那么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曹丕很是无奈,只得点头同意。
——自肖永革《三国绝对很邪乎》,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