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人们喜欢道听途说,从耳朵到嘴的距离太短,耳朵听了嘴就想说,可能回家路上听到一件事,还没到家就和别人讨论上。
网上有太多谣言,很多浏览者不知真假、是非,既不去求证,也不考虑谣言会对当事人造成多大伤害,只是一时觉得有意思就分享、转发出去,这种传播就是典型的道听途说。
孔子认为,道听途说这件事,“德之弃也”,是背离道德、抛弃道德的事。
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指的就是一个人要修炼自己,想在社会中活得游刃有余,要能够靠道德文化来解决问题。
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谎言容易制造,也容易传播。道听途说经常会传递错误的信息、虚假的消息、幸灾乐祸的消息、落井下石的消息,甚至有些时候会带来恐慌,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们需要训练自己,听到一个消息,要先在脑海里存几天,千万不要为了获得关注,而着急去分享、发表偏颇的言论。
患得患失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那些鄙夫,可以和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吗?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如果老是担心失去职位,就会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成语“患得患失”就出自这里。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你能与坏人一起侍奉君主吗?可以跟他做同事吗?如果我们开始就认定对方是坏人,这就是个循环论证。既然已经认定对方是个坏家伙,当然不想和他一起共事。 第二种理解是,孔子也担心与那些出生特别低微的人合作,“鄙夫”就是那种出生特别低微的人。
原因在于,“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这样的人往往在没有得到权力的时候,整天担心能不能得到,为此纠结、痛苦。一旦让他拥有一定的权力,他又会担心别人会不会顶替自己,自己手上的权力会不会失去。当他开始担心别人威胁到他,担心自己要失去一切东西时,就会因为利益铤而走险,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想想看,自己的痛苦是不是大多数来自患得患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往往来自其中一方患得患失。
孔子的修炼之法是从心出发。按照本心来决断事情,会少很多的纠结,该干什么就去干,不太会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