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之于我,犹如水和鱼。
可以说,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网球应该是我最后接触的,却是最先爱上的运动。
我记得当初我之前在电视上看网球比赛,看到比分都很诧异,为什么得一分是15,得两分是30,第三分就变成了40了?不是应该45吗?另外有的时候还会出现AD(或者A),这也让我很费解,不过我也懒得去百度了。一看到这么些人还要在烈日之下打,想想都觉得心疼,那得多晒啊,皮肤能受得了吗?
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的夏天,当李娜拿到了法网,那是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大满贯,那段时间举国欢腾,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我也是在看到新闻之后回看了比赛,跟斯齐亚沃尼的决赛,跟莎拉波娃的半决赛,跟阿扎伦卡的1/4决赛,以及惊天逆转科维托娃的那场,场场惊心动魄。
我突然开始对这项运动产生了好奇,开始去研究它的起源,它的打球方式,它的比赛规则,并且我还心血来潮的买了个网球拍,入门用的那种。因为当时是穷学生,也没什么钱,所以也就花了100多块钱买了一只比较廉价的拍子,连牌子我到现在还记不清。
因为我们学校没有球场,我还约了同级一个觉得自己会打的人专门去陕师大打了一回,结果看到来球一挥拍球就往天上飞,奇了怪了,我还是专门模仿了娜姐挥拍的姿势呢。所以,那第一次的尝试,我们两个基本没有回合,我对面的人虽然比我强点,但我觉得他也很菜。
毕业后,我还将拍子带出了国,因为工作是要常驻非洲马达加斯加。在慢慢熟悉了周边环境之后,我发现马国有好多小黑都喜欢打网球,他们都是光着脚的,当然,场地是跟法网场地很像的红土场,他们都是用小推车拉着画上白线,然后在中间用铁杆架起拉上网,还是有模有样的。我一般都是去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首都)大学去打,那里有好多场地,为此我专门花了30多块钱办了张会员卡,能用一年,并且那里有很多国家级的教练,费用只需要一小时折合人民币10块多,那是相当便宜了。
其实我挺喜欢费德勒潇洒的反拍,但是由于我身材瘦弱,上臂力量差点,教练建议我改成双手反拍,也就是穆雷、德约科维奇的那种打法。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正式的网球之旅,有时候周末一打就是三四个小时,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红土上潇洒滑步,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在烈日下打球,真的是太爽了!不过每次打完球后,我的鞋都被染成了红褐色,全是红土,还好由当地保姆帮忙刷鞋。
即便是后来回国来到北京,我也没能扔下网球,我经常跟同事去国家网球中心也就是中网的举办地打球,当然是没钱进入钻石和莲花球场的,只能是在周围的训练球场打,一小时60块钱,也算可以了,产地是硬地,跟红土是不一样的感觉。
就这样,我又再次有幸见证了2013年澳网娜姐跟阿扎伦卡决赛的两次摔倒,让人心疼的掉泪,还好2014年澳网娜姐三次决赛终圆梦,在发表获奖感言的那一刻,自己都跟着热泪盈眶。偶像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她能让一个不了解这项运动的人爱上它,只因为前方有一个很伟大的先行者。
李娜退役的时刻更是让无数球迷心碎,在中网她的好姐妹科维托娃发表完感言,她围着球场挥手向球迷告别之后,自己也是潸然泪下。为什么不能再打几年啊?因为在你之后,中国后继无人了啊。
事实就是如此,中国男网几十年来一直积贫积弱,连进排名前100都困难重重,每年都是靠国内巡回赛的几张有限的外卡撑着,年年混迹于ITF挑战赛,多少年了未有突破,本来以为夺得美网青少年男单冠军的吴易昺能够扛过大旗,结果也是昙花一现,2019年感觉都销声匿迹了,李喆的老而弥坚,张择的不断坚守都换不来一点突破,后面也只能看看张之臻能不能有新的突破了。
女子网球彭帅已是暮年,双子星张帅和王蔷依旧是目前最大希望,张帅在14次大满贯一轮游之后终于在2016年澳网迎来突破,一举打进8强,成就了灰姑娘的感人童话,2019年的澳网双打冠军也是成为了大满贯冠军的一员。王蔷2019年的最高排名到了第12,一举突破了彭帅之前的第14,成为继李娜之后排名最高的金花,并且在2019年美网打进8强,败给小威之后在几个月后的2020年澳网第三轮耗时近三个小时将小威淘汰出局,我看到了这个姑娘身上的韧性和强劲。并且这次壮举也被除夕当晚的春晚诗朗诵所引用,用来激励那些在一线抗击新型肺炎的医护工作者们,足见这次王蔷真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未来的中国网球突破依旧会是在女网,希望王蔷和张帅能再次给国人带来惊喜,也希望小花王欣瑜和王曦雨能尽快成长起来。
但就我自身而言,说实话,从娜姐退役之后我打网球的次数就少了,可能是没有偶像的引领,自己总少了些方向和动力吧。虽然我也喜欢德约,欣赏纳豆,也会总经常为梅德韦杰夫瘦弱身材下出其不意的回球喝彩,但这,都仅局限于看比赛了,而不是自己去打了。
网球之于我,犹如男女朋友,有暧昧期,有蜜月期,有厌烦期,也有冷战期,下一步应该是回暖期,等今年春天天气回暖,是时候开始出来活动活动了。
网球,有你陪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