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为什么让那么多顶级哲学家头痛?

黑格尔为什么让那么多顶级哲学家头痛?

真正能内在的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家中,我以为最有力,最有洞见的非晚期谢林或海德格尔莫属。但是我认为他们都不占上风。因为所有思想的表达在黑格尔哲学视域下都是依赖于存在自身的诸范畴的。这使得所有对黑格尔的反驳只要是哲学讨论甚至思维活动,就难以打破绝对观念论的次元壁。难道只能以否定哲学本身的方式来的反驳黑格尔吗(像马克思那样)?

丧到深处就是燃

反驳黑格尔哲学只能从上帝预设的合法性入手。一旦上帝的设定拿掉,黑格尔同一哲学的根基就摇摇欲坠了。否则黑格尔体系就是一万能胶,你所有的反驳都会被它粘上。

上五楼不快活

黑格尔概念推演完全是依靠思想的必然性进行的,根本就没有预设任何东西,你真的读过逻辑学吗?


理念不是他预设的?


理念是概念推演推出来的,是思想自身必然生成的,怎么变成是预设的了?那既然黑格尔已经预设了理念,那黑格尔还费那么大劲推演个毛啊?


那是他把你骗了,你以为他每一步都是严格推理,可实际上他早就把终点设置好了,然后他把中间的过程一连,就看起来好像很合理。可实际上你要是追问他,为什么概念之后必须往理念走,往别的地方走行不行,他根本回答不了你。因为这些问题的本质都在上帝那了。


黑格尔会说是思想自己想要往理念走,上帝的本质是思想,是思想必然性运动的产物而已。


他不设置理念,思想怎么往理念走?思想为什么不往别的地走?为啥黑格尔告诉你怎么走他就怎么走。这就是思辨哲学本身的问题,你要是每一步都信他的,你就走不出黑格尔了。

蒋不害

但是黑格尔用思辨的概念取代了上帝。上帝几乎就是绝对理念的表象。而你对绝对理念的否定本身就是绝对理念的运动展开,咋整?


黑格尔体系是上面有个上帝牵着底下那个绝对精神往前跑,最后它跑到理念去了。理念就是和上帝连着的东西。


辩证法的普遍性,没了上帝它没办法保持啊。所以马克思说的,这事只有实践才能解决啊,不能交给上帝啊。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不是说上帝只是绝对精神的表象吗?表象怎么能带着概念跑?概念相比表象更是实在啊!应该是概念决定表象啊


关键就在这了,黑格尔的设定方式就带有神学色彩的。绝对的东西它可能内在为绝对精神,外在为上帝。但是最高的和绝对的这种设定本身是非法的。我是从逻辑学的角度看黑格尔体系特点的。这个过程好像是能把一切都包括了,但是它在设定之初的合法性没有得到解决。


当然,我不是专业研究黑格尔的,肯定理解不是很全面。


从逻辑学的角度,概念是自我规定的,不可能有一个概念的他者带着概念跑,只能说概念自己带着概念跑。所以我还是不能理解你为什么说,上帝带着绝对精神跑?


我困惑的就在这里:“最高和绝对这种设定就是非法的”,或者说世界的合理性是未经论证的,这些指责看似是对黑格尔的釜底抽薪。可是黑格尔一定会说“你对我的指责作为有意义的思维的运动,难道不是概念的自我否定”?然后就又成为了绝对理念的环节展开了


逻辑学里黑格尔是要走向理念的,从概念的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最后到理念,这个过程看上去是概念自己完成的,但是你可以想想如果没有上帝或者类似上帝的绝对的东西指引着它,它怎么能够最后走到理念呢?这里黑格尔明显是没论证就直接默认的前提。上帝概念就是西方哲学的万能胶,这个不只是黑格尔自己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因为绝对的东西一旦被设定,哲学必然是一种在彼岸世界的神学。而这个设定本身是需要被论证的。不是我的质疑在不在你的体系内,而是你的体系想要成立,你必须把那些未经论证就设定的东西拿掉。别忽略黑格尔受的教育主要就是神学。


这正说明上帝也是概念啊?你可以说绝对其概念的表述借助了上帝,但不能说上帝引导绝对,这这样的划分肯定对黑格尔是不合理的。上帝本身就是绝对精神的表象,绝对精神无需假于外物。


黑格尔的神学背景毋庸置疑,可是他同时代的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之类的)几乎都认为黑格尔是无神论者,这也同样值得注意。他的上帝肯定不是传统神学中的上帝。概念的自我规定这不是在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对自由问题追问与论证的视域下展开的吗?你想说概念的自我规定是黑格尔借助神学体系的主观构建吗?


我其实明白你想说的是黑格尔目的论的背景是未经论证的。我想说的是,只要哲学是有意义的言说,就必然会体现为概念的运动,就会落入黑格尔的“陷阱”。


你要是想把黑格尔体系拆了,你就得把他根拔了。上帝是一个彼岸的概念,存在是此岸的东西。他就是想通过他设定的这个东西实现一种此彼岸的跨越,这样传统主客对立下的哲学问题不就都得到解决了嘛。


哲学可以是设定绝对的,那个就是形而上学本身。也可以不设定绝对,那不就是后现代主义嘛。要不然黑格尔死后被解构的那么快,就是因为上帝作为形而上学本身,它走到头了。


其实诠释学已经说的很明白,没有任何学说可以不预设立场。与其说这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不如说是所有知识体系的问题。


预设和预设还不一样呢。这里胡塞尔谈的挺清楚。真理是有待于生成的。彻底怀疑和彻底的上帝都不可取的。即不能要上帝又要维持哲学的同一。


而且我们也不能对绝对概念证伪。所以对黑格尔哲学的解构充满了主观性,与其说是思想的交锋,不如说是时代变了。像德里达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之类的其实理论建构能力比起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诸子差远了。


按胡塞尔这些人的说法,太容易滑向相对主义了。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搞哲学是绝路。


胡塞尔他太贪了,最后被解构也是必然的。上帝一死,西方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没了。黑格尔算是上帝最后一站了。


是啊,现代哲学我的感觉就是可谓繁而无要。海德格尔和黑格尔争了一辈子,感觉也没什么名堂。还是谢林对黑格尔的争论有点嚼头。


黑格尔虽然持目的论观点,但黑格尔的概念推演是完全没有预设目的论的,目的论恰恰是一步步概念推演的进程中概念自己显现出来的,黑格尔不仅没有预设目的论反而证明了目的论。


那绝对的辩证展开,动力从哪来呢?如果不预设这是绝对本身的需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