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与蜗牛
儿子用手电筒发现树上有一只小知了,由于太高够不着,爸爸找了根棍子来帮忙,结果小知了掉到了草丛里,找来找去找不到,却发现了一只大蜗牛趴在一个树叶上,爸爸说小知了变成了大蜗牛,儿子不依,嚷嚷着非要找到小知了。正在这时,邻居家小朋友过来了,立刻被这只大蜗牛给吸引了,于是儿子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蜗牛身上,两个人迅速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一个用手掂着叶子上的蜗牛,一个用手电筒照着亮,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交谈着我们听不懂的内容。一不小心蜗牛掉到了地上,两个人又是惊叫又是哈哈大笑,蜗牛的壳给摔破了一个小洞。房子虽然破了洞,但是蜗牛丝毫没受影响,探出了小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两个快乐的好奇宝宝。呵呵,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今天出门办事顺利,很难得。
同事乐意帮忙上课,很难得。
在汉堡店和女儿一起享受午餐,很难得。
利用短暂时间和女儿逛街,很难得。
女儿下午和晚上身心愉快,很难得。
和伙伴们复盘相互赋能多快乐,很难得。
感恩感谢这一切的快乐与难得,把快乐传递,让“难得”继续。
每日阅读
五 以刺激思考的态度,催化当事人产生可行策略
建议当事人周围的重要他人不要再与当事人谈话一开始就企图给建议。咨询师可以加以提醒,若能新开发了解当事人已经会的例外资源以及所欲的正向目标时,周围的人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意见会比较中肯,也比较会切中当事人所需。咨询师在表达自己的建议之前,其实也可以引导当事人思考,是否生活中亦有成功的示范者,或者其他人可能会给予的建议是什么,如此将会让当事人学习运用生活中的资源而成为主动的解决问题者。例如咨询师可以问当事人:
你的生活中有谁被人讥笑时,你觉得他处理的很好?他是怎么做到的?你觉得可以拿来参考吗?
你的好朋友对于你这个人机的问题会给你什么意见?你同意吗?有用吗?
面对当事人不当行为的辅导架构:
当事人不当的行为一一良善动机与所欲愿景一一肯定之一一符合动机与愿景的建设性方法一一找寻当事人已经会的方法一一刺激当事人学会不会的方法
当事人不当的行为一一重要他人认为当事人该改进之处一一找到共识点一一符合动机与愿景的建设性方法一一找寻当事人已经会的方法一一刺激当事人学习不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