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野武的小酒馆》里的 “能够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一文中” 读到几段坦诚的表达,记录下来: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仅仅为了生存而吃的时代,好吃和不好吃是不成问题的...”
“我能够为别的艺人的成功感到高兴,也是因为我不用再担心被别的艺人吃掉了...直截了当地说,能够为他人感到快乐的人是幸福的。如果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艺人,但还是会为绫小路先生的成功感到快乐,那样的话也许能够说我是个了不起的人。但是如果我不走红,那么碰到绫小路先生时我嘴上会说 '那真是太好了' 什么的,但心里肯定会想 '搞什么嘛,为什么我不能走红,这个家伙' ”。
“我们是在同一个时期进入这一行的,也都付出同样的辛劳。但我在二十五年前就走红了,正因为有了这个优势,我才会单纯地为了他的成功而感到快乐。所以说,这在我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我真的为他能够走红感到高兴。能够单纯地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到了这个年龄深有体会。年轻的时候总是紧张兮兮,能够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实在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里也提过相似的社会心理:
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类。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予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尊严。
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
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所以小孩子总能讨大人的喜欢,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间就免不了时常冲突。一切人事上的关系,只要涉到年辈资格先后的,全证明了这个分析的正确。
对于无法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他人慷慨赞美,而对于存在潜在竞争关系的他人则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这样的心态大概是很普遍的,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或者脑神经科学原理)我目前还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