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公司,街上很空旷,路灯很明亮,法式梧桐的叶子哗哗作响,在灯光的映衬下,斑驳陆离,不远处的环卫工,机警的前后张望空旷的大街,然后小跑到街对面追赶一只空汽水瓶,捉到之后又快速的返回街对面,认真地塞进蛇皮口袋里。
有人在扯着嗓子唱歌,声音从另一条街传来,带着速度而近,又渐次渐远。
拐到文化路,车开始多了起来,红灯时作息,绿灯时行进,在午夜疾驰,如掠水而过的燕子般轻盈,只留下一串串哗哗声。
前方有一辆大货车,车厢装满了货,码放的很方正,还有绳索十字打结,勒痕较深,应该是衣服棉被之类的家纺用品,没有老远看到时的那种沉甸感。风刮过时,甚至还有点晃晃悠悠。
货车前面的轿车速度不快,没掌握好时间,恰好准备左拐的时候,红灯了。货车也慢了下来,然后后面的车一个接一个亮起了红灯。我在这个间隙,穿过马路,行人只有我一个,身后车里的人,大约都在盯着红灯。
居然是三轮货车。
等它拐过来的时候,我才看清楚。后轮很宽,而且是双排轮,离地间隙很高,驾驶室内的男子,眼睛紧盯着前方,没有一丝余光。驾驶室很高,仰视看的样子,俨然就是重卡车的高度。男子单薄的坐在里面,身后的车厢捆扎整齐的货物,在寒风的吹打下,隐约晃动摇摆。
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很大,甚至掩盖了风的哀嚎,震动传递到车身,越发觉得晃动厉害了。那感觉就像小时候坐在收割后的麦捆垛上,紧张不安的抓着绳索或是麦捆,摇摆不定。因为堆的太高,完全看不见在前面开车的父亲,只有拖拉机柴油发动机的突突声,在颠簸的乡间小路前行。
前面的路口,那个大排档依然还在,说是大排档,其实只不过有一辆可活动小车,车内有炉子,锅具之类的东西,空旷的地面上摆放两张桌子,几个小凳子,而已。出售的食物,貌似也仅有砂锅馄饨和小笼包,冬日如此,好像夏日亦不变。我没光顾过,却无数次在深夜经过,那时离我住所不远,是回家的必经之路。
顾客大多是夜半出租车师傅,偶尔也有一些玩到深夜的年轻人,和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
有点儿像春城大街的那家路边馄饨包子摊,八年前的长春,顾客大多都是夜班出租车师傅,当然,除了我。
再往前,是以前的村口。
路口很安静,我向里瞥了一眼,漆黑一片。小旅馆的霓虹招牌,十字口的路灯,以及路边串串摊的亮光,都没有了。当然没有了,因为路的另一边,一片废墟。思达超市大约还在,我前段日子还专门去过一次,那次才晚上七点多,可刚拐进这条街,喧闹便戛然而止,超市里的灯光昏黄,货架上零星摆放着商品,很多商品已落灰,我在熟悉的货架转了两圈,终究还是没发现我要的,于是选了一件替代品,拎起来,吹了吹灰,走向柜台。
“十八,"这是老板娘唯一的一句话,然后,收款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弥漫了整个超市。以前这条街的声音都被对面二楼的服装店促销广播所占据,冬天卖羽绒服,夏天还卖羽绒服,冬天称新款,夏天叫特价。对面很安静,我甚至能听到我自行车尾灯闪烁的声音。
以前,即便是深夜,也不会如此安静。
后面的三轮大货车还没跟上来,应该还在拐弯时堵着,下穿隧道把地面空间占了一大部分,拐角恰巧有个KTV,路边乱停车,所以即使在深夜,只要有大货车经过,必然会造成拥堵,这会儿估计还没找到私家车车主,谁知道在哪个包厢里吼。
我继续往前,眼镜店的招牌亮着,英文黄色,中文白色。再往前,居然有家店里有灯光,这么晚还在营业?
确实在营业,一家湖南米粉店,我都骑出去一大截了,然后又折了回来。
店里没有人,老板和老板娘都在厨房里忙活,准备食材之类的,见来了客人,于是老板放下手中的货,询问我想吃点什么。我抬头看了看墙上的菜单,除了面就是粉,当然还有狮子头,腊肠,豆腐干之类的配菜,我点了碗粉,确认没有烧饼肉夹馍之类的东西之后,加了根腊肠和豆干。
不一会儿就好了,老板把粉端到我面前,搁稳后离开,刚迈出一步,又回头补了一句“粉要不够吃,可以免费加”,口音像湖南人。
那碗粉没有热气上涌,我以为会很温吞,但吃起来却热气腾腾,还有点儿“烧嘴”。粉的量很大,一碗已足够。吃完之后,浑身上下都觉得冒着热气,我起身离座,点头示意之后,缓缓的走出了店。
我喜欢湖南米粉,不是因为米粉,而是好像郑州的街头很多湖南米粉店都是二十四小时营业,除了肯德基麦当劳,也就湖南米粉店是通宵营业了,这样的好处是不论何时,不管多晚,你总能找到一碗热汤喝,特别是冬季。
寒夜里,亮着的灯光,总能给人以温暖。
同样的,我也喜欢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不管多晚,你总有一个可以去的地方。
湖南米粉店的旁边,一个小角落里,曾经就有一个24小时便利店,如今改换了门庭,变成了一家牛肉面店,黄底红字的标牌,深夜看去,虽醒目,却显得如此的粗鲁与掉价。
我从未在后半夜去过那家24小时便利店,但现在却无比的怀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