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一个词语:分类
关于这个词,我特意上了百度问了度娘,上面说【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分类于人类来说,生活少不了分类,有了分类,世界上的一切运作才能有秩序有层次的进行。
在年龄上,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层面,把人类分为婴儿,儿童,少年,中年,老年:在性别上,我们分为男人和女人:而在性格上,我们则统分为内向和外向。
大学的时候,曾经上过一门『职业规划』的课程,记得上的第一节课之前,专业老师就让我们给自己归类,类别就是内向和外向,由此组成两个小组,内向一组和外向的一组。之后进行内外向成员对内外向的感觉和看法。
当时我犹豫了一下,索性把自己归为内向的那一类。我相信很多内外向不明确的人都会如我一样犹豫了一下,像那些内外向明确的一下子就知道自己的类别。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外向的同学这样说内向的人,她说:
我觉得内向的人很敏感,就是他会由于一点点事情就记在心里,然后情绪比较复杂,做事情扭扭捏捏的,不敢表露自己的心声,但是内向的人比较细心就是了......
那个同学之后还说了一大堆,忘记说什么了,总之从她的语言中明显是有些看不起内向的人的。当时我是想争辩来着,但到底还是没有多大勇气,只能憋在心里自己愤恨。
那天的自由辩说,可想而知外向的那一组气势远远盖过内向的,我相信许多内向的人都同我一样,即使有话说,依然不会说出口,因为这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是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加持啊!
没错,外向的人胆大,做事情粗糙,大大咧咧,性格活泼开朗,特别引人注目,也更容易出人头地。她们不拘小节,嫉恶如仇,身边朋友一大堆。如果说外向是“波涛汹涌”,那内向就是“平静如水”,当然还有像我一样内向偏外者就属于“暗潮涌动”了。
且不说外向如何如何了,就来说说内向的人,特别是内向的姑娘。
我相信很多内向的姑娘都有几个明显的特点:朋友没那么多,交际圈小,敏感,懂事乖巧。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却善于伪装自己,她们重情义,希望结交知心朋友。他们害怕孤独又不喜欢喧闹。他们情绪总能波澜壮阔,五味杂陈,但却能隐藏得天衣无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样的场景总能在她们身上看到,因为平常少发脾气,一发起脾气来,那是犹如“排山倒海”般壮阔。
她们学习的时候喜欢一个人,不喜欢拖泥带水:她们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会显得不自在,于是匆匆吃完饭匆匆离开,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她们一个人走的时候会觉得很多人在看她,于是走起路来“箭步如云”:她们演讲的时候会冒冷汗,声音会有哭腔,严重者手脚还会抖。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姑娘,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有一点点的差错!当然我说的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内向的姑娘。如是说上帝,她们就是被上帝脱去一层薄薄的保护层,因此与外向人相比,会显得脆弱与怯弱。但一句话说得好,上帝给你关了一扇窗,也会给你开一扇门。内向的姑娘心思细腻,往往注意到外向人无法察觉的细节,她们把那些所谓的细枝末节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因为内向人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我的专注上,所以不乏有许多内向的人脱颖而出,比如:奥黛丽·赫本,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甚至国际流行乐巨星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这里不是说内向的人一定都能成为什么大人物,但至少说明他们更容易高瞻远瞩,处事缜密。
我认识一个姑娘,高中同学,是“纯正”的内向人,之所以用“纯正”二字,是因为她确确实实内向得无话可说。她喜欢一个人,很宅,做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跟以上说的一切内向姑娘特性几乎全部中招。
有一次下午放学,因为还要晚自习,我和她一起去食堂吃饭,因为当时人很多,需要暂时站着一会儿,她就突然对我说,不然我们先走吧!等下人少了再来。我很疑的惑说,为什么?她说,你不觉得这样站着等很不舒服吗?很奇怪。说着她就一下子走回教室,我也无奈的跟着她回了教室。
但是这个姑娘是绝对的“正道”,不会撒谎,善良,老实,爱憎分明,尊敬老师同学,总之是老师同学眼中的三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内向的姑娘,因为人善被欺也是不无道理的,太内向的人在生活中会少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应该适当的放开,适当的融入集体,适当的疯狂。
如果你身边也有内向的姑娘,那么请多理解和包容她们,因为他们敏感,神经不那么大条,一点小事足以让他们伤春悲秋,但她们真挚,善良,理性又感性,即使夹杂着矛盾体,但依然是棒棒的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