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博友写了一首诗,标题我就很喜欢《黑夜我只喜欢坐在角落里》。为什么我本能就喜欢这个标题呢?黑夜,角落,独坐,意味着从形式到内在的彻底的“单独”,无人打搅的独处,独处即一种天堂。独处意味着心灵的自由奔放,天马行空,也让人联想到草原上的驰骋。意味着你暂时摆脱了外来的一切的羁绊。
其二,黑夜和藏匿似乎有某种关联。我一直有躲避意识。常常设想在一个遥远的旷野,有一个供我藏匿的地道,地道不大,仅够容身,大了就没有安全感了。里面有吃的喝的,满足生命存在的需要,任何人都找不到我。我从这世界上暂时消失了,彻底隔绝了。这样我才能彻底想想自己的前世今生,想想已经过去了的那些个过往,想想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社会宇宙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与现实拉开足够的距离你才能去考虑现实,才能俯瞰深处其中的烟火的世界。人们喜欢登高望远,就是它常常让人体味到一种超然,心胸豁然开朗,甚至可能揭开心中好久解不开的郁结。也是一种从形式上就实现了的藏匿。
记得六九年全社会都响应主席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撑霸”,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挖了防空洞,防空洞也就是一米直径两米深的样子,我对它超级感兴趣,好想藏在里面。在洞口常常呆呆望上半天。那时我九岁,可见,我从小就有躲避意识了?躲避藏匿原是人的最原始的需要?一种本能?我也经常做藏匿的美梦(醒来总觉得应该称为美梦)。鬼子忽然打进来了,兵临城下,甚至近在眼前,大家都纷纷逃难,躲在一个非常安全的防空洞里,外面刀光剑影,洞里闲适安然,因为与近在咫尺的危险完全的隔绝,而感到格外的幸福。
我现在过着宅人的生活,也是我喜欢的生活,也是一种躲避藏匿吧?但是又有网络让我随时自由地一掌联通世界,满足我交流的需要,真是幸福到家了。回望中国战争不断兵荒马乱外侵内扰的历史,眼前的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