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几乎每一个非独生子女都遭遇过这些个情况吧:但凡出现自己和弟妹争抢零食、玩具或是电视遥控器的状况;又或者是外人当着父母和自己的面过分表扬或偏向弟妹,将自己忽略殆尽,自己心生不满之时,父母总是不由分说地偏向弟妹,并告诫自己,你是哥哥(姐姐),就该要有一个做哥哥(姐姐)的样子,要让着你的弟弟(妹妹)。
当你遭遇以上情况,被迫“大方”做出礼让时,不知曾经的你是否感到委屈或是愤怒?
对于礼让,我们从不陌生。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会被教育“礼让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要学会礼让。
而说到礼让,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和前者相比,《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让给了年长者,但这二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孔融让梨》是一个真实性存疑的故事,并不存在于正史当中。该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简单来说,就是孔融四岁那年,在和哥哥吃梨的时候,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原因,孔融就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理应当拿小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被当作了后世的道德教材,用来教育小孩子要懂得礼让。但是当它成为教材以后,却慢慢地变了味。
值得注意的是,孔融让梨这一故事里有两个重要的发生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孔融考虑到了自己的食量小,吃不完大梨。孔融的让梨并没有压抑自己的欲望与需求,只是不贪多,不想造成浪费而已。
第二个条件是孔融和他哥哥的关系非常要好。《后汉书·郑孔旬列传》中也记载了孔融和他哥哥孔褒争死的事迹。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的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家中。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目前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因此就把张俭留在了自己的家中。
后来事情泄露,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镇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二人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于是,孔融、孔褒甚至是他们的母亲都主动揽下了罪责,承认自己有罪。郡县迟疑不能决断,就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也因此事闻名。
孔家人争死,肯定不纯粹是出于礼,更多地还是因为孔家人那份非常浓厚的亲情关系。所以说,孔融让梨有着亲情作为核心。假如没有亲情作为核心,空有礼让的皮,那孔融让梨无疑就仅仅是一部封建礼教的教育宣传片——没有亲情,只有算计。那这个故事也就没有在当代进行宣传的必要了。
我们宣扬的,应当是孔家的浓厚亲情,而不是表面上的让梨。吃梨本是好事,但在后世借孔融让梨宣扬的扭曲的价值观体系里,吃了梨,你就输了!假如弟弟吃了梨,弟弟就会被指责不懂得尊重兄长,相反如果是哥哥吃了梨,哥哥就会被指责不懂得礼让弟弟。这,不是相当可笑嘛?
所以,“他还是个孩子”,就可以成为无条件让着弟弟妹妹的理由嘛?礼让这一美德被用来让事情看上去名正言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要求让着弟妹可并不是为了培养哥哥(姐姐)的美德,而仅仅是为了平息事端罢了。
这类家长无形中是在教育哥哥要懂得撒谎,懂得虚伪,懂得牺牲自己的合法利益来做一个表面上爱护弟妹的伪善者。那么问题来了,哥哥(姐姐)礼让弟弟(妹妹)不是因为自发地想要爱护弟弟(妹妹),只是迫于家长的道德绑架,不得不这么做,就极有可能会因此觉得家长偏心,引发自己对家长的不满。
在现代心理学中,道德被认为是随着个人发展阶段的改变而改变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了四大阶段:前道德阶段(刚出生-3岁);他律道德阶段(3-7岁);初步自律道德阶段(7-12岁);自律道德阶段(12岁以后)。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有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理论。三种水平,即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手段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世俗水平(包括人与人之间、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世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所以,很多小孩在认知尚不足以理解“礼让”这个词时,却被家长教育要懂得礼让。可是,你又怎么能够让一个不理解礼让的人去礼让呢?这只会给孩子徒增困惑罢了。
相反,弟弟(妹妹)则会通过哥哥(姐姐)的这种牺牲式礼让知道了以后但凡和哥哥(姐姐)争抢某样东西,自己必然是获胜的一方。
但弟弟(妹妹)并不知道的是,自己获胜的代价是被别人贴上不懂事的标签,更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和强盗无异。
更有甚者,还会有小孩在家长面前佯装乖巧懂事,以博得家长的偏爱,背地里却自恃年纪小而向哥哥(姐姐)提出各种无理、过分的要求。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在家长面前表现好,家长就一定会偏向自己。
长此以往,一个被家长溺爱纵容、任性取闹的熊孩子就此诞生了。熊孩子长大以后,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一个社会“巨婴”。当然,正如熊孩子的背后必有熊家长,家长断然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和孔融让梨一样,兄弟之间必然要先有爱,才能谈礼让。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仁爱之心,那遵守礼仪又有什么用呢?对于“礼让”来说,把东西让给有需要的人是一种美德,而把东西让给更坏的人则无疑是助纣为虐。
如果弟弟(妹妹)在一件事上做错了,那家长就不应该强迫没有错的哥哥(姐姐)进行礼让,不应该用逼迫哥哥(姐姐)的方式来鼓励弟弟(妹妹)继续犯错。
孔融让梨和“他还只是个孩子”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缩影,而为人父母也不过是把他们受到的教育观念再传输给下一代。可是,从来如此,便对么?
与其用这些观念绑架孩子,家长倒不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切身感受到家庭的亲情或是公平。真正的孔融让梨,不是虚伪,不是撒谎,更不是一场博弈,它只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温馨故事。
假如某天你也成为了被迫礼让的哥哥或姐姐,请你记住: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要学会向这些让你被迫礼让的虚伪的大人们说“不”。
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在尊重自己!
倘若这种被迫礼让的错误观念得以纠正,那社会上的熊孩子和社会“巨婴”大抵也就能够少去许多吧。
完
看完文章,好看的你
将文章分享给其他朋友,听说会更好看哟
微信:萌言物语
ID:mengyanwuyu
微博:@萌萌Kheano
感谢你长这么好看
还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