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的大脑最后一次发育期,伴随大脑激素的“狂飙”,青春期成为人一生极不稳定的时期。
然而,青春期也是人成长的契机。在青春期,青少年会发生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从此形成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因此,青春期又被称为“初成人期”。
有心理学家称,青春期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
然而,青春期的“狂风骤雨”般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往往会令家长无所适从,与孩子的关系陷入僵局。
是什么让青春期的TA们
成为“愤怒少年”?
“青春期”一词本身是对人的生理特征的描述,意为“毛发浓密旺盛的”,以此代表青春期的生理巨变。生理巨变必然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丰富和深刻的影响。
激素飙升。
青春期的男孩往往会出现“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饭量,而女孩有时却如同“吃鸟食”一般胃口狭窄。
这是因为以下丘脑和脑垂体为核心的分泌系统分泌出了比童年时期高许多倍的激素,而这些激素主要掌控食物和水的摄入以及性行为,激素的变化带来TA们行为和心理的变化。
于是在高中生的食堂里,打饭师傅对个子瘦小的男生竟然吃了三碗米饭已经见怪不怪,女孩子的挑肥拣瘦也不一定被认为是矫情。
那么,对于你的孩子偷偷地去看“带色”的图片,你就不应给孩子贴上“思想滑坡”“道德败坏”的标签。
第一二性征出现。
除了激素水平变化,青春期的又一大变化是性器官快速发育,胡须、喉结、胸部等第二性征出现,这些都为人类有性生殖做出了准备。
自从男孩“首次生精”,此后男孩的身体每天都会产生上千万的精子,而这是儿童时期所没有的。青春期女孩的卵巢里的卵子也开始“苏醒”发育,每隔28天,就会有一个卵细胞发育成熟,为人类繁殖做准备。
所以不管你的孩子童年期多乖多腼腆,不管TA的思维如何,TA的身体已经开始叫嚣着要成为自己的主人,随时准备顺应人类的本能而展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青春期孩子的“疯狂”有时纯粹是生理的冲动。
身体形态和机能发生变化。
如果你青春期的孩子忽然在你面前轻松地提溜起几袋大米健步如飞,或者心血来潮把你举离地面,不要惊讶,这是青春期的生长突增。
这时TA们的身高和力量增长达到2岁以后的峰值,男孩每年大约长高10厘米,女孩每年大约长高8~9厘米。于此同时,TA们的心扉功能和力气都在增强。
在青少年的身体突增中,并非身体各部位完全保持同步,如果你观察你的孩子,会发现他或她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方面,如变得“长手长脚”,有的十三岁的男孩穿上了43码的鞋子,这是因为青春期的“肢端”生长早于其它方面。
生理变化引起青少年剧烈情绪变化,除了惊讶、害怕、烦恼和焦虑之外,还有不由自主的暴躁。
青春期的TA们为什么拒绝父母?
与身体变化相对应的是青春期的叛逆。
有许多妈妈痛苦地发现,以前和自己亲密无间的“小甜心”“小皮夹克”好像变得无比“厌弃”自己:不再和自己温柔甜蜜地对话,不再依恋妈妈,似乎每次放学回家都“怒气冲冲”。
一些孩子一回到家就把自己房间的门“砰”地关上,不愿理睬父母,甚至不愿意和父母一同坐在沙发上。
这时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表现“莫名其妙”;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在外面“学坏了”,品性发生转移,不再爱护父母,对爸爸妈妈“变了心”,因而感到伤心失落。
实际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即便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了对父母的反叛,但这种疏远不意味着亲情的消失,青少年仍然爱和依恋父母,只是TA们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
1.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建立独立自我,而不再是父母的“小尾巴”。
寻求更高自主性是青春期孩子的重要追求,因为只有足够的自主,TA们才能建立起“自我”的界限。
心理学家说,青春期的叛逆是在寻找并展现自我。孩子对父母的反叛,正是青春期自我的觉醒,TA们确实在和父母“争夺权力”,以彰显自己的独立。
TA们不再象儿童期那样频繁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但这并不意味着TA们对父母的爱消失了。
有个大学生这样说:
“上高中时,我很粗鲁,不体谅别人,总是和妈妈吵架。
自从上大学后我认识到妈妈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她总是为我想尽一切办法。
我长大了,开始真正欣赏她了(摘自《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
但有证据表明,那些权威型和控制型的父母所教育的孩子,青春期会更加叛逆,这可能如同水渠里的水,堵的越厉害,其冲击力就越大。
2. 比之父母,青少年更需要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在遇到诸如学业和职业选择等这类需要“理性”的大事时,倾向于和父母商量;但当遇到更为私密的“感性”事件时,青少年们更需要朋友去分享自己的感受。
这源于青少年在同伴中更能获得深度理解和支持。如一个女生产生了身材焦虑,父母可能会说“胖点更可爱,健康就好”这样笼统的话语,但惟有处境相同的女生,更能理解她内心更为细微的自卑、焦虑、忧愁、怕被别人笑话、被人孤立等情绪。
而只有当一个人被深度接纳的时候,TA才会能感到安全和快乐。
友谊往往也会为青少年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当“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失去一个朋友的时候,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大人难以理解的深刻痛苦。
所以,当一个孩子沉迷于学习而没有一个朋友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沾沾自喜,没有朋友的孩子内心一定有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无人给TA情感支持,帮助TA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你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用养家糊口就不会有压力),《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就是一个极端案例。
家长一定要知道,你给不了孩子所有TA需要的。
3. 青春期的TA们需要设定自己的群体角色。
儿童期的孩子和父母共生程度很高,父母和孩子的人格相互交叉,甚至父母的特性会被孩子认成自我人格的一部分。
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对群体和需求就大于和父母的联系。因为孩子要在群体里初步建立自己的社会角色,也即自己的群体地位。
TA不可能“带着父母”进入群体,和父母分离是唯一的选择。一个不能和父母顺利分离的孩子,其群体适应和未带的社会适应性必然存在问题。
而能否适应社会,不仅关系青春期的成长,还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所以说,青春期又是人成长的关键期和人格塑造的契机。
家长如何与你的“愤怒少年”友好相处?
既然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叛逆必不可少,那如何与青春期的子女相处,就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1. 接纳孩子的叛逆
青春期叛逆的本质就是脱离父母,获得成长。
不接纳孩子的叛逆,一般有两个后果,要么孩子变得更加逆反,和父母关系更为紧张,甚至导致关系破裂;要么孩子从此成为“乖宝宝”,一辈子都在父母的庇护下不能长大。
然而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将来“必有一战”,因为TA始终是个人,不是父母的所有物。
2. 注意与青少年接触的身体界限
家长们还想和过去一样与孩子亲昵相处,但孩子却表现出了抵触甚至厌恶的情绪。
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明显的性意识,TA们会把父母也当成同性和异性去看待。此时父母亲对孩子过于亲密的肢体接触可能会引起TA们紧张、不适、难堪、困惑等情绪,这其实是一种血亲之间的性禁忌心理在起作用。
有父母会辩解,在我心里TA就一直是那个三岁小孩。但建议父母此时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而理应正视孩子生理和心理发生的一切变化。
3. 在家庭重要的事情上征求孩子的意见
既然青春期的孩子想要“成人”,那你不妨象对待成人那样对待TA们。
当你认真征求孩子意见,孩子感受到了你的重视、关注和尊重,自尊心、自主性得到了满足,你们之间紧张的关系就会缓和。
这时,孩子不再和你对着干,反而会试图理解你,说不定还会向你展示令你意想不到的智慧。
4. 允许TA们有自己的秘密
没有心灵秘境并不意味着人格坦荡,相反可能是因为没有自我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
不随意干涉孩子的秘密,对很多家长来说很困难。
但这时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和“管教”的意图,如果孩子感觉到你在“窥探”TA的隐私,马上就会远离你。而沟通的大门一旦关上,就很难再打开。
允许孩子有独属于自己的秘密心灵天地,就是允许孩子的拥有独立的自我。
5. 保护TA们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青春期的TA们往往有很多奇思妙想,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拿出了一本TA自己写的蹩脚小说,或者异想天开要当中国首富,那你一定不要应激性地给TA泼冷水,更不要嘲讽。
这不仅因为你的打击可能会断送TA的梦想,你还可能顺便断送了TA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热爱。
当TA们的探索力和创造力被打击和抑制时,这股“凶猛”的力量就会变成强大的破坏力,要么伤害亲子关系,或者去因为发泄而干一些出格事情甚或坏事。
因为被压抑的,从来不会自己消失。
6. 恰当地和青春期的孩子谈话。
恰当的对话,可以打开亲子之间信任的大门,而任何不恰当的话语,都可能成为对孩子的消极攻击。
首先要准确而不是模糊地表述。
如果你能用精准的数据和事实向孩子说明过度使用手机的坏处和具体的要求,一定胜过你火冒三丈的发脾气和熬到深夜的唠叨。
其次不要主观臆断孩子的感受。
猜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攻击,因为你用自己的想法取代了孩子的观点,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表达权,还可能让孩子感到被冒犯:“我在你心中就是那样的吗?”。
所以,一定要冷静地听孩子怎么说,哪怕你再愤怒,再想跳起来,也一定要耐心听完并认真应对。
最后,说话要留有余地,客观准确,不能绝对化。
当你用“你天天都在睡懒觉!”、“你从来不知道体谅家长!”、“你这样绝对考不上大学!”这样的话语的时候,瞬间就会令孩子火冒三丈,因为你把孩子一时的或部分的表现当成了全部,孩子不仅暗道被冤枉,还会感到被“看扁”。
当你“看扁”孩子的时候,有一天TA也许真的就“扁”了。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亲子阅读复盘日志。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指导规划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