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们学校召开省级重点立项课题《武汉市新城区小学教师负担的来源、现状与疏解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
请来了华师博导高巍教授,武汉市继续教育中心李莉主任与光谷教发院刘稳定院长。
大家给了很多特别有价值的建议,不得不感叹:术有专攻,专家的视角就是不一样。
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梳理新城区小学教师负担主要来源与成因
在新城区区位背景下,拟从教学任务、学生管理、职业发展、学校管理、家长和社区期望等方面分析新城区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来源,并匹配分析其影响下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以及带来的主观压力感现状。基于现状的梳理后,从资源配置,学校组织文化,管理策略,教师个体因素等方面分析负担源与影响之间的形成机制,分析新城区教师负担的具体成因。
2.探寻新城区小学教师负担疏解策略与思路
从教师自身发展角度出发,探寻轻负高效的关键性策略。小学教师负担的生成源于多种因素,但最为关键是教师自身业务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内部因素,这在武汉市新城区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内生性减负策略因而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
3.提炼新城区小学教师压力疏解模式并推广
通过对现有压力疏解策略的梳理和实证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城区小学教师特点的压力疏解模式,并探讨其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最终实现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具体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将追溯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角度分析负担问题的起源、演变和当前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政策实践,通过对不同时期政策的梳理和评析,揭示政策实施的效果与不足,从而为理解教师负担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挑战提供全面视角。
第二部分将继续深入探讨武汉市新城区中小学教师负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具体分析武汉市新城区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的表现,包括工作时长、工作强度、心理压力等方面;接着,对工作负担进行分类并评估其程度,明确不同类型负担的严重性;最后,探究这些工作负担对教师个人及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揭示负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为后续提出针对性的减负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第三部分将转向国内外小学教师减负的经验与启示。首先,我们将聚焦我国发达地区小学教师减负的实践,总结其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为其他地区提供本土化的减负策略和启示;随后,我们将拓宽视野,探讨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小学教师减负的经验,分析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以及这些经验对于我国新城区小学教师减负的借鉴意义。通过这一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新城区小学教师减负提供更为全面和多元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