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的时刻总是透着伤感。正月十二我和老公要离开老家到北京上班了,我在犹豫要不要跟三岁的儿子讲清楚,老公坚定的说:一定要说清楚,不管他能不能懂,能不能接受。
提前半天老公就开始跟儿子摊牌,直接说:“爸爸妈妈明天就要回北京上班了,你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
孩子如我们所料,并不理解父亲在说什么,一遍一遍追问:“为什么要上班?你们不去北京好不好?”
孩子的追问一下湿润了我俩的眼眶。孩子一看我俩落泪,哇哇大哭起来,婆婆闻声过来,对着我俩一通埋怨,抱起孩子心疼的安慰着。
从那一刻到我们出发前,我们再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我们要回北京的事情。
出发前婆婆把儿子带到一边去玩,示意我们悄悄的走。
晚上到北京跟婆婆报平安。我第一句问的竟然是孩子在我们走了后有没有哭闹。
电话那头婆婆的声音带着微笑:“没有,玩的好着呢,我跟他说爸爸妈妈给你买糖去了,别人再问他爸爸妈妈呢,他都说给我买糖去了。”
最近几天我们每天晚上都会跟家人电话聊天,有一天儿子还问:“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买糖回来?”
想想父母的担心只是父母根据自己感受的一种想想,孩子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即使爸爸妈妈离开这件事暂时的让他不高兴,他立刻能找到一万种让自己开心的理由。我们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