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好”,催开了一朵花

给学生一点时间,一方展示自我的天地,他们自会悄悄长成你期待的样子。我的课代表,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一堂课选课代表的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当我问谁愿意当我的课代表时,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静了下来,没有一只手举起,所有学生都默默低下了头,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不死心,又补充道:“课代表的工作很简单的,就是收收作业、发发本子而已。”可回应我的,仍是一片沉默。我快速扫视着这个只有十多人的小班级,最终停在第二组最后排的一个男孩身上。我走过去,轻声问他:“来做老师的课代表,好不好?”他的头埋得更低了,几乎要贴到桌面上。其他同学都饶有兴致地回头看他,还有几个人忍不住起哄笑了起来。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声,声音像蚊子叫:“不好。”声音太轻,我不得不追问一遍,才确认自己没听错。

我不肯放弃,追问:“为什么不好?老师就想让你当。”头仍没有抬起来,他回答我:“第二组第一个可以当课代表。”我看向他说的那个位置,是个女孩子,据说是班上最优秀的。我仍不死心,继续看向他,问道:“老师就希望你来当我的课代表,好不好?”过了一会,耳边传来一声“好”我才松了一口气。就这样,他成了我的课代表。

回到办公室,我和搭班老师提起,选了小龙当课代表。她一听就愣住了,满脸惊讶地反问:“怎么选了他?他上英语课经常睡觉的。”我也很意外,自己随手选的,竟是个不爱听课的学生。我笑着打圆场:“因为他是全班最帅的呀。”这话倒是真的,班上14个学生,11个男生里,他是我看着最顺眼的一个。

第二天一进办公室,就看见桌上交上来的作业本。这速度太出乎我意料了,心里暗自把小龙夸了八百遍。本子不仅沓得整整齐齐,每一本都按我说的那样翻开着,还细心地按小组分好了,就像我前一天教他的那样。

语文课上,其他学生坐姿总是有些随意且随性,纠正完没多久就打回原形。这时,端正坐在最后一排的小龙就格外惹眼。他还是为数不多愿意主动举手的学生之一。更让我欣喜的是,在我一次次“你回答得很好,声音要是再大点就好了”“你声音小的老师的耳朵都要超负荷工作了”“你个子这么高,声音咋就这么小勒”的鼓励下,他的声音渐渐响亮起来,至少我不用再让他重复第二遍了。

看着小龙越来越自信的模样,我愈发坚信最初的想法:不必急于塑造,只需给予时间与空间。那个曾经需要反复鼓励才肯开口的男孩,如今已成为班级里亮眼的存在。他用行动证明,每一个孩子,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潜能,等待被看见,被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