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刚入行的C端产品经理,经常会被别人的主观评价而陷入自我质疑的漩涡,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对自己的产品方案不自信。
其实一个好的产品方案,就需要兼顾3个方面有很多,体验、投产比、社会价值(提供用户价值的同时,也要对社会有价值,产品人有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
- 社会价值是公司CEO认知决定的,我们只需要守好底线,不要违法乱纪。
- 投产比是需要经过时间积累的,要懂业务、懂技术、懂营销、懂商业。
- 而体验是可以套公式的,我今天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模型,可以供大家使用。
它就是5E体验设计模型!
只要我们将自己假想成不同类型的用户,去问以下五个问题:
- 有效(Effective):是否可以有效的解决用户在对应场景下的需求?
- 效率(Efficient):你的方案是否可以又快又好的帮助用户解决需求?
- 吸引(Engaging):产品界面设计是否足够惊艳,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
- 容错(Error tolerant):重要的操作环节是否做了放错机制?
- 易学(Easy to learn):是否可以快速上手?学习成本低?等待时间短?
以下是我摘抄 ,更详细的解读了5E体验设计模型:
该模型是讲述用户使用产品的感受,它包含五个维度:有效(Effective)、效率(Efficient)、吸引(Engaging)、容错(Error tolerant)、易学(Easy to learn),我们看每个维度的英文解释,会发现首字母都是 E 开头,所以被称为 5E 体验设计模型。
5E 模型在整个体验中可用性非常强,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团队更具有创造力和理性的分布式领导模型,它可以让复杂的设计简单化,可以帮助产品构建一个具有标准性的体验框架,我们无论做简单还是复杂的设计时都可以依据这 5 个维度进行体验评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经常讲的产品可用性或者易用性,其实跟 5E 模型很像,5E 模型的五个维度其实就是产品可用性的基础,当一个产品不满足其中一条的时候,那这个产品就不存在所谓的可用性,接下来我们对这五个维度进行解析。
有效(Effective)
顾名思义,有效指的就是产品功能的有效性,产品是否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是否能够帮助用户完成目标,如果不能帮助用户完成目标,那么就不存在产品有效性,就像我们买筷子是为了吃饭、买开瓶器是为开盖、买车是为了代步.....如果筷子只给我们一只,开瓶器无法开启瓶盖,车子没有轮子跑不起来,那这个产品就是残缺的最基础的可用性都未达到。
效率(Efficient)
字面意思指我们在保证精准度的前提下保证完成事项的效率,准确度越高速度越慢,这个的衡量通常指产品与竞品相比同一个任务流程效率的高低,以及出错的频率,假如我们刷抖音刷 10 个视频需要 1 分钟,而影响时间的因素是单个视频的内容是否足够吸引,亦或者网速是否够快。
吸引(Engaging)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就是界面是否能够吸引用户,能够让用户愉快的使用我们的页面,当然不止视觉上的,人的感知包括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一个优秀的界面是不仅仅只有视觉,它还可以通过视觉的感知引起用户的遐想,例如一个美食的产品,我们把首页做的更加红火、火爆可能就会引起用户遐想起辣、热等感知。
容错(Error tolerant)
容错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防错机制,或者说是容错率,当用户在操作某一个功能时,容易发生错误,我们就需要让产品帮助用户及时更正错误,例如自动修复,在比如打王者荣耀时我们选择阵容都会经常说容错率,这里就是指 5 个英雄,2 个打团时可能优势不是那么大,但是另外 3 个的容错率非常高能把劣势补救回来,而产品的容错就相当于这 3 个英雄,负责把用户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给补救回来。
易学(Easy to learn)
易学和产品如何支持初次使用和更深度的学习相关。一个产品可以使用一次,或一会儿,或一天。它可以完成一个容易的或复杂的任务,用户可能是一个专家或新手。但每一次使用,界面必须能够记忆或重新学习,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发掘更多的功能,通常产品的易学性体现在用户的操作效率。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有效(Effective)
有效性就像他定义的那样,存在即合理,存在差异的是准确性,基本每个产品都必须具备有效性,例如地图软件,我要做公交车,能够通过该功能查看离我最近的一辆公交还有多久到,这个功能的存在就是为了便于我们乘坐公交,防止无效等待,而差异上就是公交到站的时间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够准确,这个就是有效上的差异因素。
效率(Efficient)
如何让用户体验更好,效率是其中任何重要的一个点,部分的产品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变懒”,例如外卖、打车、购物等等,以聊天为例 1v1 聊天时消息能否及时的传输,群聊时同时加载 n 条消息,而我们能够第一时间看到信息,在新闻资讯的软件中,怎么保证用户阅读的效率,同样的产品怎么排版才能够符合用户阅读习惯,提高效率,大多行业的产品想要做到好的体验,效率是不可缺失的。
吸引(Engaging)
一个产品通过不同的视觉表现或者音乐效果能够加强用户在感知层的认知,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段,所展示的风格不同,像下图中的金融产品,使用红色为主色传递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感知,因为在国内股票和基金里红色代表涨,在看阅读产品和教育产品,都根据产品特性和用户群体来设定风格,试想一下,一个阅读的软件做成卡通风格,那会不会严重影响阅读呢。
容错(Error tolerant)
上面所说,容错更像自动修复或者帮助用户解决错误操作问题,在系统上我们可能会经常看到,例如电脑崩溃时像 MAC 系统会询问是否重启,而 Windows 崩溃时会直接蓝屏帮用户自动重启。
在产品中也会有相关的功能,例如聊天页面中,我们因为网络因素发送失败会进行红点提示,包括一些内容加载失败会提示重新加载等等。
易学(Easy to learn)
易学应用场景非常之多,我们在做产品时大多都是优先考虑用户使用是否有阻碍,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成熟的,当然产品功能有些时候也避免不了复杂化,这时我们可以用新手引导进行解决,但是还是需要提醒大家,在设计页面的时候一定一定要优先遵循识别性和认知性,其次再去考虑创意,例如一个分享图标,把它设计的不像一个分享,设计感是有了,但是可用性无了。
做了这么多年的用户体验,我越来越深刻感觉到,用户体验就是一个产品的情商。
例如“信息清晰简洁”相当于“说话要言简意赅”;“错误预判”相当于“为对方着想”;“简单易懂的操作”相当于“主动帮别人处理麻烦事”。
要不说用户体验是门学问呢?提升情商就是不简单啊。
以此类推:
体验 = 情商
技术 = 智商
业务 = 赚钱
这么来看,是不是可以把产品当人看了?
免费产品不用花钱,跟我们是朋友关系;付费产品需要花钱,跟我们是雇佣关系。
是不是关系也理顺了?
一旦带入这个思维,我发现很多产品拟人化后,都能对应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格类型。
拼命赚钱型
拼多多这几年业务表现得非常好,市占率节节攀升。与其同时,很多人又质疑拼多多剥削商家、用户体验没有淘宝京东细致等。
拼多多这种行为模式,很像那种拼命赚钱,其它方面不管不顾的人。
如果你是ta的目标客户,你会觉得挺满意的;如果你不是ta的目标客户,可能嫌弃粗俗无礼。
中产小资型
相比拼多多,淘宝就是个讲究的了。不但要打击盗版、首页推荐高级产品,在设计上也花费不小力气。
然而近年在拼多多的攻势下,淘宝忽觉地位不稳,于是痛定思痛,近期改版很大,改出了点消费降级的味道。
淘宝这种追求品质的态度很中产,收入高了,就想着提高生活品味,却没料到自己的收入并没有那么稳定。
现在淘宝大改版,仿佛在从“中产陷阱”抽身。然而中产的身段放不下,淘宝看不上拼多多那种“拼命赚钱”的路线,只好想办法提升双商(体验和技术),以此巩固收入。
作为追求品质的路人,或许你觉得ta看上去挺有品味的;但如果你是ta的目标客户,而且对品质不感冒,可能会觉得此人有点怠慢。
躺着收租型
很多业务稳定的产品,根本无须努力就能躺着赚钱,例如支付宝。
所以你进去后,会发现里面除了几个关键功能之外,其余全是广告。
既然躺着也能赚钱,那还需要提高什么能力?体验和技术自然就放一边了。
如果你是ta的目标客户,可能不会想太多,因为自己确实需要对方;如果你是纯路人,可能觉得对方能力一般,凭什么活得那么轻松?不过要是能让自己薅点羊毛,倒也不错。
优雅气质型
微信读书这种产品,并不是奔着赚多少钱去的,腾讯有那么多赚钱的游戏,没必要靠这种项目。所以微信读书的设计可以比较纯粹,没有天花乱坠的广告,读书也很有沉浸感。
这种类型,走出去肯定是谁见了都得夸一句,很受欢迎。
可这种类型,一般也只有富贵之家能养得起了,普通人这么搞很容易破产。
追逐梦想型
B站靠着“不做贴片广告”的承诺,和社区氛围的运营,获得了不少拥护者。
只是太过补贴用户,导致长期不盈利,生存艰难。
为了生存,B站不得不搞副业赚钱,例如直播和游戏占据了过半的收入。再加上大幅砍掉UP主的收入,这都还没能维持收支平衡。
B站这种行为,相当于一个有梦想的视频博主,坚决不接广告,为了生活只能四处打工。
如果你是ta的目标观众,可能会为之感动,当中有人愿意花钱支持,有人庆幸自己能白嫖。
如果你不是目标观众,可能会无法理解这种不稳定的生活状态,当中有人赞赏其精神可嘉,有人却觉得是自作自受。
总结一下
设计圈里,很多人讨论“业务vs体验”的矛盾问题;技术圈里,很多人讨论“业务vs技术”的矛盾问题。
其实相当于我们在评判别人时,对金钱、情商和智商之间的取舍困境。
我们希望别人都能对我们好(有情商),即产品体验好。
我们希望别人都能聪明会办事(有智商),即产品技术好。
我们希望别人有钱请客而不是找我们要钱(不缺钱),即产品业务好。
梦里啥都有,现实中可能啥都缺。我想这世界上没几人能轻松将这三者同时维持在很高的水准。
这几年大环境不好,还贷压力显现出来。于是大家都想着怎么赚钱,其它方面哪还顾得上。对人如此,对公司亦是如此,对行业剧变的互联网产品更是如此。
因此,“互联网产品没有以前那么重视用户”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还不是因为赚钱不易?
但我并不是要帮那些忽视用户体验的产品开脱哦,只是理解问题背后的逻辑,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
因为很多设计师和开发,确实会因为产品过度注重短期业务利益,而无法获得足够的发挥机会。
如果不能换个环境,那就只能适应环境。对设计师和开发而言,尝试理解产品和公司的生存着状态和业务目标,避免过度理想主义,或许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顺利。
毕竟要维护“高智商”和“高情商”的形象是有成本的,面临生存危机时,放下身段以赚钱才是王道。
尤其在这个以资本为核心的社会规则里,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真正能“视金钱如粪土”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信奉的是:“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