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感悟。
书上说人不能只以赚钱为目的,当然是个好的引导。
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资质平平、记忆力平平的人来说,实现阶级跨越当然是梦想中的事儿。
那些权威当然是成功以后,说什么都能证明自己对的。
但是还没有成为权威之前的自我验证,自我假设自我实践自我总结的日常训练实践,到底是什么东西在牵引着成功之前的普通人呢?
任何人抛开二代光环,想要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其实之前都是普通人,而且成功的概率极低都是随机事件,砸到自己身上也不要觉得自己多牛逼,只是运气使然。引入概率论、逻辑学,就会发现社会上成功学的书籍,鼓吹人人都能成功的理论和传销差不多,因为忽略了真实的显示条件。
所以成功,脱颖而出,本身就是个极低概率的事儿,要么也不会人人都羡慕。
这个角度看,极低小概率的成功实践,不值得我去耗费每日每月每年大量时间去等待,而且成功人士总会以自己成功为终点,往前回忆哪些线索促进成功,殊不知换一个人做相同的事儿,任何条件都一样,也大概率可能不会成功。
就如世界上不会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最高的叶子也不要觉得自己多牛逼,最下面的叶子也不要觉得自己多卑微,太阳旋转着照亮这棵树,它俩都有机会获得相同阳光,甚至最下面获得阳光更多。而且获取阳光也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这么说来,以往觉得成功是终点,现在想想成功的标准,难道只有年薪百万一个衡量标准?我为什么不能以我60岁身体健康作为自己的成功标准呢?而且为什么别人来定义我的成功标准?另外,我为什么非要成功呢?我的目标就不能是快乐吗?
持续性的快乐,比如我工作中帮用户解决了问题,新学了点java里面数组知识,了解了其目的和应用,和孩子一起完成画好朋友的作业,这些覆盖在我生活中的每分每秒,我持续性快乐的做着一切想做的事情,好奇某本书写的到底是什么观念?有什么逻辑验证我之前不知道的,或是之前认知不符合现在生活的。这些真实生活细节,就是我一直所想追求,而且现在一直都在享受做的事儿呢,我为什么只看着虚无缥缈的未来,就否定现在认真生活的自己呢?为什么总是和极少人年薪百万对比增加自我焦虑呢?
就像之前看到一个视频,坐车里的人羡慕外面骑单车人的自由,骑单车人羡慕坐车里人的多金。
真正的成熟应该是谁也不羡慕,只羡慕自己吧。
当然,我也会有懒惰、脾气大的时候,但这就是真实的我呀,干嘛非要改变真实的我呢?当然,我自己说我要改变,那就认真做一件事儿,真的发自内心的知行合一。
毕业十一年,其实更多的社会经验会辨别一些事情本质,比如看脱口秀里面讲到广告语爱自己给自己买包、买鞋、买化妆品,做自己的衣食父母,实际上都是做资本家的衣食父母。多金金主现在观察有两类,一类类似拆迁、富二代等,啪,一堆钱咋脑袋上,这一类大概率上会不懂的珍惜,因为没有体验数十年攒钱的行为和心态,当然小概率自律的人也不会乱花。还有一类是通过自己努力奋斗攒钱来的,这类大部分人活的也很普通,限制比较多,比如存量增量都比较少。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看的新闻或短视频事件,都可以拿概率去分析。
极低概率的事儿才会变成新闻,大概率事儿因为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基本都不会成为新闻。
我们所需要关注的不是新闻或是饭后谈资,其实是很多系统性的构造,比如某个人贪污你不能说整个政府制度、公务员组织架构体系都有问题,当然也暴露出来某些业务线条管控不力,但很多事儿不能单一化,你限制某些岗位事儿太多,就限制了他的主动性创造性,所以管控力度需考虑各方面指标。就像置身事内这本书说的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每次改革,实际上都需要很长时间试点,充分考虑各种大环境、多参与方、利益方,限制条件很多,不能简单用经济指标代替其他指标如环保,不能只看局部利益,忽略整体利益。也不能束手束脚,也不能全面散开不设限制。
好的制度体系,其实能防止人无意识出错,也能换个人,业务体系也能正常运转。
但是什么叫好的制度体系?
比如网购设计好的体系,支付宝的钱中转作用,平衡商家和客户的各自不信任。客户先把钱打给平台,收到货后再从平台结算商家。
比如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速目标,一方面工业用地低成本用来招商引资,为了企业入驻后增加增值税和提升就业,另外一方面住宅用地高成本,提升政府预算。这种方案适应并刺激经济告诉发展,当然现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数量及原有企业业务量降低,降低增值税和降低就业,住宅用地因为没人来买房也降低住宅用地成本,政府预算进一步降低。所以政府的调控作用非常关键,需要多次尝试才能突破困境。
其实原来看置身事内这本书之前,对政府和中央政策的简短文字都是不懂得,很容易被媒体夸大其词带偏,而不是正常的看待中国现有发展体系及进度,为什么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书上说虽然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比低,但是全国范围看还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好的底层产品。高铁快速实现人跨省无障碍沟通,也是对我生活的一个巨大帮助。
为什么短短二三十年成为制造型企业?就是前面说的地方政府工,用业用地低成本用来招商引资,为了企业入驻后增加增加增值税和提升就业,恰巧类似苹果等外企需要找到低成本的加工供应链,多种因素影响下,促进了制造业发展。当然现在又出现产能过剩,那就是每个时代都需要解决自身的现状问题。
活在当下,或许就是让大家更清醒的了解过去,熟悉现状,判断未来。
我喜欢交流的对象就是在自己感兴趣领域能有自己观念,无论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自己实践后总结得出的,比人云亦云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这也类似物种多样性,思维多样性能保证这个社会蓬勃发展,而不是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