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老师、詹大年校长的文章,对李老师的爱心、詹校长的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特别认同,所以在最近的质量分析会上,我一再强调,师生关系要融洽,要和谐,师生关系就是学习力,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学生愿意亲近老师,喜欢你,自然会喜欢你的课堂,喜欢你教的课程。并且通过身边的正面的反面的例子都可以验证这一点。
教同一类班的两个班主任,一个对学生喜爱有加,欣赏学生,对学生很好,班级成绩就很出色。另一位班主任对学生是一种不屑的眼神和语气,认为他们就是一群笨蛋,难以跨越低级的阶层,他们班的成绩相对于前面的班就很差。
其实,成绩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秀的地方,比如情商高,或者某一方面比成绩好的同学还好,所以我们要勇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秀的闪光的特点,然后大力表扬鼓励,他就会越来越自信。每一个人,不论他的成绩如何,出身如何,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都应该受到尊重,他拥有了自信、自尊、善良的品质,将来不论干什么,都不会差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不相同,我们老师只要帮助他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帮助他发现更优秀的自己,就是成功的。我非常赞成李凤遐老师的一句话:努力即优秀,尽力即成功。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一百种可能》虽然我还没有读过,但我读过李老师太多的文字,我能感受到李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一定都是成绩优秀,有很多条路径可走,每一条路径都应该被尊重,每一条路径都能达到优秀。
我所在的学校有两位老师成绩特别突出,在同类班级中遥遥领先,有追上甚至超越上一级班型的趋势。我从他们身边的老师嘴里得知,他们成功的一些特点,其中有一条,就是课后针对的练习跟的非常及时。
所以,我现在总结要想教的成绩好,做好这两点就一定不错:一是师生关系,二是落实针对性练习。做好这两点就可以保证目前的成绩一定不会差,但要想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这就要老师的业务的功力了,如果再加上老师有专业上的深厚的功力,一定会对学生有启发、引导,进而影响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高考考的不错,甚至以后大学、职场中都有不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