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这本小说是一念之间的事儿,因为事情叙述到了眼前,字数也写够了十万字。十万字是我对这本小说的要求,不想让它太长,也不想让它太短。既然写够了,就结束吧。
我心里有一种慵懒,也许是因为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但是很冷,比冬天时还冷。气温到了零下十四五度,还起了风。这两天没有很准时地出门锻炼,一是因为天冷,再就是我有感冒症状,不是特别难受,有点儿酸软无力不聚气的感觉。心想,还是健健康康才好,平时绝口不提健康的时候,才是身体最健康的状态。
儿子初十那天从广东回来。来之前,特别嘱咐他带上羽绒服——二十多度的温差,在那边穿短袖,如果只穿短袖回来,还不冻秃噜皮了?接他的时候,他也只是穿着羽绒服没有拉拉锁儿,说飞机上大巴上都暖和,只是下了大巴才觉得冷。
在家第一天,儿子拒绝我准备的食物。隔着以前,我会纠结自己做饭不好吃。现在不纠结了。本来,吃饱穿暖是最基本的民生,外边的小吃好多,不见得像传说中那样不健康。自家做的,往往高油高盐,才不健康呢。比如先生做菜,炸鱼要炸到发干,炖鸡先炸熟再炖……儿子选择吃外边的饭,就吃罢。他已经成年,沟通不能局限于吃吃喝喝,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好聊的,学会闭嘴吧。
儿子春节在公司值班,现在回来,相当于我家的春节延长了七八天。往年正月初五,外甥们都来我家,今年先生借口儿子没在家,没让他们来,这样减少了许多劳累。计划十四晚上大家在一起吃个饭,在老家那边定了饭店。花钱买服务,我们的观念已经大大转变了。
《温柔的慈悲》已经完结。下一部写什么呢?退休这两年,我主动远离了熟悉的人群,尽管是主动的和隐忍的,有时候也不免动容,尤其是年下拜年的时候,空荡荡的手机上没有一条信息。前几天忽然动念,下一部小说就叫《让我们走散吧》。这个名字蛮悲壮,具体写什么,心里还没有规划。
《窗外》从2023年12月9日写到2024年9月18日,共18万字;《温柔的慈悲》从2024年9月20日写到2025年2月8日,共10.1万字。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小说我一共写出了28万字。这本《让我们走散吧》,争取写到30万字。既然开始写,就慢慢写,让小说陪着我安静度日,挺好的。
儿子赚了钱,给先生买了手机,这次回来,执意给我买一个。我不要。我看好多人机不离手,表面上是人在玩手机,换个角度看,不就是手机操纵人吗?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微妙。所以,我要感谢《温柔的慈悲》这五个月来的陪伴!它是我写出来的,它从我脑海里剥离出来形成文字的那一刻,就成了和我一样的存在。我凝视着它,它也在凝视我。
202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