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是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大山里的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随着城镇化的加剧和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它和中国大多数乡村小学一样,也面临着学校资源贫乏、教师职业倦怠、家庭缺少陪伴这三大致命内伤,面对着家长带着学生的逃离,学校规模越来越小,如何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已是时代主题。
个人认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一个重点(思维开发),学校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思维开发来开展,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以科学武装思维,从容应对未知世界能力的教育。未来永远是未知的,在大数据信息化的今天,如何面对未知世界,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重视过程、注重思考、质疑和探究。一种习惯(快乐阅读)阅读的重要性就不多赘述,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个巨人就是阅读。把阅读看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一种能力(网络素养)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不知道或不会借助信息化的工具,会让自己的行动迟缓,效率低下。而网络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课程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融入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之中。一种情怀(爱……)没有家国情怀,没有爱,是相当可怕的!我们的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个责任。
公元前两百多年前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支点,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推动地球”,两千多年来人们应用了杠杆原理解决了许多的问题。作为村小教师面对村小的困境,我一直思考能不能找到一个支点和一个杠杆撬开村小的困难,让学生从这里找到希望和力量,让教师工作的充实而幸福,让家长不再领着孩子逃离,从而实现村小的突围呢?寻找基于师生在地生活的,以学生兴趣和思维训练为主的,融入农耕乡土资源的农村科学课堂,可以通过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在“主题、探索、表现”中实现综合学习,是走向面未来的村小教育。
在传统观念中,学科学就是学科学知识、记住各种科学原理、学理科当工程师,而今天的科学教育,正在突破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我们借助各种科学探索和实验,鼓励孩子们猜想、设计、观察、分析、归纳和反思,不断训练孩子们面向未知知识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正是孩子们想要学好各科知识所必需的能力。如果大脑不能把信息和知识,更有效地连接起来,能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则各个学科的知识单纯靠记忆和“题型套路”,显然是无法支撑孩子们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高更远的。在学校,可以把各个学科的学习,看成是经验学习,强调的更多是系统性、逻辑性。而科学教育重点在于思维训练、知识整合和连接。这样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才能把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把个性化和整体性兼顾。
基于农耕文化下的科学课《软套中的力学》是让学生观察软套(连接牛和犁的农耕用具),猜测“背绳”的作用后,应用有趣的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认识到用力方向的改变,导致阻力的变化,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学习了简单力学的同时,更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我们祖先的聪明与智慧,以及实验检验真理的过程体验。这节实践课的孩子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积极而又专注,尤其是在实验环节每个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反复的实验中四个组的孩子们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最后分享环节孩子们积极发言,有位一年级小朋友说:“老师我不会写字没填表,但我也知道有了背绳,牛耕地时轻松。”说着他不好意思的将实验报告单交给了老师。还有位高年级同学,不知从哪整来这么一段让人深思,“我佩服我的祖先,没有上过一天学的祖先们,把力学原理用到了极致。牛的套绳上系了背带,犁地的时候,牛使出的力气除了脖颈之外,还有他的背部。背带来去自如地在牛背上移动,还可以掌握犁尖的深浅程度。上坡拉车的时候,系在套绳上的肚带同样也起到了分力的作用。真不知道力学定律比起牛耕是早还是要晚?”孩子们在自我认知、相互交流、自我完善中得以完善自己。
基于农耕文化下的科学课《水渠》的实践与开发,注重孩子的兴趣与体验,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探究。乡村小学有着广阔的天地和资源,跨学科组合多元参与,给孩子一个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的理由,振兴乡村教育,播下乡村复兴的种子。“水渠”是人们赖以生存生产的基础,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今天“甘肃平凉金果”享誉海内外与引水灌溉有很大的关系,水渠则是基础,在综合实践中让孩子了解水渠的历史作用以及其蕴含的各种精神,更重要的是从水渠灌溉到果树树液的流动的粗略认识和农业生产相结合,播下科技种田的种子。(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技术院长张文和老师的:“水渠论”让修建化繁为简。)“水渠论”对果园管理的指导作用和果农经验的融合,和孩子成长学习情境的融合。学习体验实践的整个过程都助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其中还有科学、数学、美术、网络素养等。今天的村小孩子,大都是明天乡村的守护者和建设者,从小在生活形成优良的人生观、价值感和世界观,为振兴乡村文化积聚力量刻不容缓。乡村振兴也就是塑造“乡村之魂”的过程,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再是一个东拼西凑、资源冲突内耗的改革方式,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我塑造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以融通学生真实的在地乡土生活为基础。而乡土科学实践正是“聚魂”的场所。
融入农耕乡土元素的科学课撬动村小突围。乡土科学课撬动兴趣,爱上学习自主探索:学生更喜欢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我们就走出学校,来田间地头,来到博物馆、档案馆……通过体验、观察、走访、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苹果课程《苹果酵素》,不仅好玩,还能明白微生物的反应,更能融入自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乡土科学课撬动思维,学会思考面向未来:传统的农耕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乡土科学课的开发不是教孩子们去种地。而是在猜想、验证、分析、分享中训练孩子的思维,学会思考,学会面对未知。如农耕乡土科学课《草帽艺术》在学生对“草帽”的设计、制作、以及“走秀”策划和实践的自组织中,学会面对未知的事与物。乡土科学课撬动人性,找到自我乐在其中:乡土科学课堂的三个特点,科学性,符合孩子认知规律,贴近未来生活场景,孩子参与感强,如《升子》从测量,分析、计算,在探访升子是干什么用的中,我们会把公平合理的通识思想融入其中,这就会是适合各年级的品德课,探访做一个升子需要多少材料,一个升子能装多少粮食时这又是适合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课,探访寻找的过程还是实践课(科学人文并举)。趣味性,有趣、好玩、孩子认知容易,贴近生活和未来。参与性,孩子主动探究,合作分享。只要学生爱上学习,不用刷题,不用日夜鏖战,一切会迎刃而解。教师家长层面,因为学生的改变使教师的工作更有成就感,还可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为满足人的最高需要提供可能,让教师看到希望充满力量。家长更需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人成才,为过上幸福的生活做好准备。从而各取所需,共同发展。(比如每个实践活动都会使作文教学言之有物,每个意外和思考都是很好的素材,只有孩子亲身经历才会言之有物,才会逸趣横生)
农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基础,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秩序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农耕文化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成为乡村认同重要的价值支点,既具备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又呈现出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和文化张力。将农耕文化作为科学课开发的重要资源形态,既能够解决小规模学校课程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也能提高教师的文化认同和教学涵养,赋予学科教学更新的精神意义。
乡土科学课就要打造一个有自己特色和吸引力的“学习场”,让孩子们在学习场中,自发自觉地去领悟知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激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动力。这就是聚焦塑造乡村小学的“魂”。这个塑造“魂”的过程,首要的就是对乡村儿童认识能力的尊重,满足孩子们快乐学习、学会学习的要求,同时满足老师、家长、政府的价值需求。乡土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熟悉的事物为载体,以探索贯穿学习过程,以启发智慧培养情感为最终目的。探索了一条隐含在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的学习之路,为孩子们提供了无限可能,营造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村民学习大社群,重构乡村教育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