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他人的故事,有自己的故事,有他人和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感而发,或说你,或说我,或说ta,有共情之处,有get到之触,有读书之感,有分享之得,于是统统记录下来。#
此为第23篇。
《主体间心理治疗的实践》
心理咨询,本来就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它本来就没有什么章法可依。
一、关于心理咨询技术与实践脉络的区分
心理治疗的开始、过程和结尾都是不可预知的。再权威的著作恐怕也不能清楚地告诉你心理治疗到底是如何一些步展开的。
在心理治疗方面,技术是适用于所有咨访关系的治疗程序、如同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技术就能知道心理治疗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而事实上,心理治疗的过程并非如此清晰。
我们能做的只是提供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来访者可以自由分享他的主观感受及经验,能够向治疗师诉说最困扰他的心理矛盾。
治疗师想要缓解来访者的悲伤或者烦恼,必须找到深层次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与来访者“在一起”,让来访者感受到“陪伴”,单这点就已经超越了其他所有的技术与实践。
二、主体间心理治应对来访者失调行为的两个方面
1、咨访双方共同理解来访者的感受。
2、咨访关系可以让患者有机会获得新的“关系”体验,在新的关系中感觉自己能够被他人理解与接纳。
三、关于主体间心理治疗的几点参考
主体间理论关注来访者与咨询师的主体互动形成的“主体间场”,由于治疗师和来访者各具不同的经验组织原则,它们之间的“主体间场”也是高度特异的。
1、协调的倾听
咨询访谈的精髓在于情感协调的倾听与反应。协调的倾听是对来访者的情感状态给予协调的反应。
需要考虑咨访双方的强度及进程的匹配度。
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重要。
如果能够感受到来访者的感受,就应该直接告诉来访者你的理解并与之进行交流,而不是明明知道答案还要进行询问。并不是不让咨询师提问,只是不要问那些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
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挖掘来访者的潜意识信息,而是将我们对来访者主观感受的理解表达出来。
2、提问要与研究区分
访谈的维持靠的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在适当时机下的情感协调,而非信息收集。
咨询师要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表述来访者的情感状态。关注来访者的感受,可以促进其自我防御的松懈。
3、对来访者的情感给予协调的回应
通过情感协调的反应以及对其旧有的经验组织原则的阐述,来访者可以发展出良好的自我统合感与情感整合能力。经过治疗,会变得更有弹性,受伤的感受会逐渐减少。
在咨询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有可能伤害到来访者的干预。
治疗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对来访者的情感给予协调的回应:而不是批评、指责甚至伤害他们。
4、理解影响来访者的经验组织原则
合理的倾听必须以一个理念为指导:即患者所有的陈述都包含了经验组织原则的信息。
对来访者经验个人意义的阐述,最好是在当下咨访关系的移情中完成。当我们关注患者生活中的重要关系而理解患者的经验组织原则的时候,若能恰如其分她结合移情,那么治疗效果会更好。
我们应该尽量关注治疗师是以何种形式被患者同化到自身的经验组织原则中的。
5、探索来访者主观感受背后的个人意义
在关注来访者的生活细节之前,要尽量探索来访者不想面对其感受到原因。
传统观点认为阻抗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患者不想让治疗师继续了解他不被接纳的无意识动机。
从主体间的角度讲,阻抗是移情可重复性的表现。关注那些未展开的过程,而非仅仅盯着这些特殊的场景不放会比较有帮助。
接纳并支持隐藏在来访者自我贬低行为背后的追求健康状态的核心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师的个人品格的影响
咨询师的勇气是十分重要的个人品格,面对自我怀疑的信任危机需要很大的勇气。
当咨询师内心很想通过其他方法帮助来访者的时候,来访者内心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什么其他的干预方法,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对自己及治疗过程的信心。
来访者需要对咨询师的咨询方法保持信任。面对来访者,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并阐述他们的经验组织原则,并且对其情感体验给与协调的反应。
记于 2019年9月1日 #开学季#